[发明专利]一种丘陵瘠薄山地闽楠的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3305.2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4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曹晓平;江斌;伍艳芳;江香梅;刘尖;杨森兴;彭勇;周君;黄宇潮;陈慧;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饶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永丰县官山林场;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2/40;A01B79/02;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33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丘陵 瘠薄 山地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丘陵瘠薄山地闽楠的栽培方法,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所述栽培方法包括苗木选择;整地;挖穴与放基肥;树蔸覆盖;种植绿肥;常规种植、管护与病虫害防治。采用本发明可有效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养分与肥力,结合采用大规格容器苗造林,能极大提高苗木的适应性,促进闽楠持续快速生长;采用本发明技术培育的闽楠,10年生平均树高和胸径分别达7.933米和12.542厘米,超过了本区域立地较好林地同龄闽楠的生长指标,实现了瘠薄立地高效培育的目标;本发明技术拓宽了闽楠的种植范围,有利于闽楠的大面积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丘陵瘠薄山地闽楠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俗称楠木,又名金丝楠木,我国特有种,属樟科、楠属常绿阔叶乔木,为我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及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野生植物。闽楠被列为我国传统四大名木楠、樟、梓、稠之首,被誉为国木,素以珍贵用材享誉国内外;闽楠树叶翠绿、枝叶浓密、树形优美、也是重要的庭院绿化优良景观树种。
由于天然闽楠林生长缓慢,而且遭受过度砍伐,闽楠资源日趋贫乏。因而,进行人工栽培,对保护和发展闽楠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闽楠小苗喜湿耐荫,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采用常规技术造林,宜选择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空气湿度大且排水良好的山地阴坡、半阴坡中下部或山凹、沟地等较好立地条件的林地,若在较瘠薄立地的丘陵山地造林,不仅成活率低,而且生长不良,极大制约了闽楠产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造林技术的局限性与不足,提供了一种丘陵瘠薄山地闽楠的栽培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选择大规格苗木造林、提前高规格整地、施足农家肥、树蔸覆盖以及种植绿肥等配套技术措施的实施,从而实现丘陵瘠薄山地高效培育闽楠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丘陵瘠薄山地闽楠的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包括苗木选择;整地;挖穴与放基肥;树蔸覆盖;种植绿肥;常规种植、管护与病虫害防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苗木选择:选择地径1.5cm~3.0cm、苗高1.2m~2.5m、容器规格(15~25)cm×(15~30)cm的大规格容器苗造林;
2)整地:在夏季采用带状或斑块状方式进行整地;整地前,先进行林地清理,砍除种植带、种植块内的所有杂草与乔灌,连同后续开垦土壤中的树兜及树根,进行枝干机械粉碎,锯屑返山;
3)挖穴与放基肥:采用种植带或种植块上挖穴的方式栽种;种植前放基肥,每穴施沤熟的农家肥3㎏~5kg和钙镁磷肥0.3kg~0.5kg,并与底土充分搅拌均匀;
4)树蔸覆盖:栽种时在根蔸周围覆盖一层细碎农作物秸秆和进行常规砍杂抚育时覆盖切成碎段的杂草、杂灌,再复上一层松土,以起保湿、增肥作用;
5)种植绿肥:整地后可选择适宜的季节,在种植带或种植块内套种、间种或混种豆科绿肥植物;
6)整个栽培过程均按照闽楠现有栽培技术进行常规种植、管护与病虫害防治。
进一步地,整地步骤中,采用机械翻垦,深度达到50cm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豆科绿肥植物包括草木犀、胡枝子及冬季油菜。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可有效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养分与肥力,结合采用大规格容器苗造林,能极大提高苗木的适应性,促进闽楠持续快速生长。
2)采用本发明技术培育的闽楠,10年生平均树高和胸径分别达7.9米和12.5厘米,超过了本区域立地较好林地同龄闽楠的生长指标,实现了瘠薄立地高效培育的目标。
3)本发明技术拓宽了闽楠的种植范围,有利于闽楠的大面积发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饶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永丰县官山林场;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未经上饶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永丰县官山林场;江西省林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33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加工用泥胚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用药决策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