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沉积物中微塑料浮选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3705.3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5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金文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小英 |
主分类号: | B03B5/40 | 分类号: | B03B5/40;B03B7/00;B29B17/02;B08B3/02;B08B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积物 塑料 浮选 分离 方法 | ||
1.一种沉积物中微塑料浮选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湿地沉积物烘干粉碎成粉状的样品,备用,其中,浮选槽和锥形腔分离设置;
步骤二,将样品置于浮选槽的容纳腔内,且样品的上端面位于盲孔Ⅱ的下方;
步骤三,向浮选槽内充水,当浮选槽内水面上升至盲孔Ⅱ的上方且不外溢时,停止充水;
步骤四,向浮选槽内通气至少20 min,之后静置处理至浮选槽内分层成水层和沉淀层;
步骤五,向锥形腔内充入油并溢出锥形腔,油溢出量为锥形腔的容积的1/6~ 1/5后停止充入油,之后,将锥形腔内剩余油回流至油箱内;之后,将双层淋洗组件上升至锥形腔套设在浮选槽上;
步骤六,向浮选槽内继续充水至浮选槽内的水溢出量为容纳腔的容积的1/10~ 1/8时,停止充水;
步骤七,向浮选槽内充入为容纳腔的容积的1/10~ 1/8的油后停止充入油,静置至少三分钟,之后继续充入为容纳腔的容积的1/6~ 1/5的水后停止;
步骤八,将双层淋洗组件下降脱离所述浮选槽,之后向锥形腔内充入冲洗液至溢出,且冲洗液溢出的时间至少持续30 s;
步骤九,环形收集槽内收集的带有微塑料的冲洗液集中挥发处理,获得提取的微塑料;
其中,所述微塑料浮选装置包括:
浮选槽,其为一倒置的锥形结构,所述浮选槽内的容纳腔也呈倒置的锥形结构;盲孔Ⅰ和盲孔Ⅱ,其分别设置在浮选槽的内侧面上,且靠近浮选槽的容纳腔的底部设置;导水管Ⅰ,其自浮选槽的上端边缘延伸入浮选槽的侧壁内,且导水管Ⅰ的下端开口连通至盲孔Ⅰ;导气管Ⅰ,其自浮选槽的上端边缘延伸入浮选槽的侧壁内,且导气管Ⅰ的下端开口连通至盲孔Ⅱ;盲孔Ⅲ,其设置在浮选槽的内侧面上,且靠近浮选槽的容纳腔的顶部的开口设置;导油管Ⅰ,其自浮选槽的上端边缘延伸入浮选槽的侧壁内,且导油管Ⅰ的下端开口连通至盲孔Ⅲ;
引导圈,其自所述浮选槽的上端边缘向斜下方延伸设置,以在引导圈和浮选槽的外侧壁之间形成一环形容纳空间;
双层淋洗组件,其包括上下串接设置第一圆台和第二圆台,且第一圆台的侧面向其中心轴凹陷成弧形,第一圆台的下台面的直径小于第二圆台的上台面的直径;过渡柱,其设置在第一圆台和第二圆台之间,且过渡柱的长度小于第一圆台的高度的1/3,过渡柱的横截面直径小于第一圆台的下台面的直径;锥形腔,其倒置成型在第一圆台的上台面上,且锥形腔的上端开口与第一圆台的上台面圆周重叠,所述双层淋洗组件通过锥形腔可拆卸的套设在所述浮选槽的外侧,同时第一圆台的上台面圆周可拆卸的嵌入引导圈和浮选槽的外侧壁之间的环形容纳空间内;环形缓冲槽,其成型在第二圆台的上台面上,且环绕过渡柱的下端设置;所述环形缓冲槽的外圈与第二圆台的上台面圆周重叠设置;且环形缓冲槽的容积小于浮选槽的容积;油箱,其成型在所述第一圆台内;导油管Ⅱ,其一端连通至油箱的内腔,另一端连通至所述锥形腔;冲洗液箱,其成型在所述第二圆台内;冲洗液管Ⅰ,其一端连通至冲洗液箱的内腔,另一端连通至所述锥形腔;
升降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双层淋洗组件下方,且升降组件的上端固定至第二圆台的下台面上;以及
环形收集槽,其套设在所述升降组件的底部,且第二圆台的下台面的圆周投影入环形收集槽的环形开口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积物中微塑料浮选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液管,其设置在双层淋洗组件内,且进液管的一端连通至所述冲洗液箱,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圆台的下台面;进油管,其设置在双层淋洗组件内,且进油管的一端连通至所述油箱,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圆台的下台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积物中微塑料浮选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缓冲槽的容积小于锥形腔的容积的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积物中微塑料浮选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台的高度H1与第二圆台的高度H2的关系为H1≤2/3H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积物中微塑料浮选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样品体积为容纳腔的容积的1/3-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小英,未经钱小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37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