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酶解组合物、豆粕酶解的方法及有机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544319.6 申请日: 2020-06-15
公开(公告)号: CN111528342A 公开(公告)日: 2020-08-14
发明(设计)人: 张国建 申请(专利权)人: 张国建
主分类号: A23K10/12 分类号: A23K10/12;A23K10/14;A23K10/18;A23K20/163;A23K20/174;A23K20/24
代理公司: 成都中汇天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57 代理人: 刘雨田
地址: 629100 四川省***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组合 豆粕 方法 有机 微量元素 饲料添加剂 制备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豆粕酶解组合物,包括10~20重量份的氧化钙、3重量份的米曲霉、5重量份的辅助酶、0.5重量份的核黄素、66重量份的复合蛋白酶。其中,5重量份的辅助酶由1重量份的植酸酶(5000IU/g)、2重量份的木聚糖酶(100000IU/g)、0.5重量份的甘露聚糖(10000IU/g)、0.5重量份的纤维酶(10000IU/g)、1重量份的淀粉酶(10000IU/g)、1重量份的半乳糖苷酶(10000IU/g)构成。其中66重量份的复合蛋白酶由40重量份的碱性蛋白酶(100000IU/g)、2重量份的角蛋白酶(500000IU/g)、20重量份的中性蛋白酶(50000IU/g)、3重量份的酸性蛋白酶(50000IU/g)、1重量份的肽酶构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饲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酶解组合物、豆粕酶解的方法及有机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豆粕,营养价值丰富,其水溶性蛋白可占到90%左右,并且氨基酸含量丰富,消化能高,适口性好等特点,是禽畜最重要的植物蛋白源之一。豆粕中含有有磷脂、大豆异黄酮、肽、氨基酸等多种有益营养物质。

氨基酸:主要在小肠吸收,吸收时是一个一个氨基酸吸收,各种氨基酸主要通过需钠离子耗能的主动转运方式吸收,肠粘膜利用细胞内外的钠离子浓度梯度,将氨基酸和钠离子转入细胞而进入体循环。

小肽:能完整地通过肠粘膜细胞而进入体循环,小肽的吸收具有转运速度快,耗能低,载体不易饱和等优点,各种肽之间转运无竞争性和抑制性。同时小肽还具有抗菌杀菌、抗氧化、修复肠道损伤等独特功能。

微量元素:是动物维持生命和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素之一,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机体几乎所有的生理生化过程,满足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

无机微量元素因为易与饲料中植酸、草酸、磷酸、纤维素等成分形成不溶性螯合物,导致在动物中生物利用率低,易造成环境污染。

小肽、氨基酸螯合盐不仅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而且生物利用率高。具有抗干扰、毒性小、吸收率高、减少环境污染、增重明显等优点,是理想的新型高效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

一般豆粕需要进行水解处理后才用于饲料添加中,这是因为豆粕含有抗原物质主要有:

热敏感类:胰蛋白酶抑制剂、血球凝聚素、尿酶、致甲状腺肿物(硫氰酸酯、异硫氰酸酯、恶唑烷硫酮)、脂肪氧化酶等。

热不敏感类:非淀粉多糖、大豆抗原蛋白(主要是: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皂甙、低聚糖、植酸等。

其中低聚糖占豆粕中的10% ,主要成分是水苏糖和棉籽糖,因为它们在小肠不消化,进入大肠被微生物充分利用,容易造成胃肠胀气、腹痛、腹泻。 大豆球蛋白13.47%占46%豆粕中蛋白含量的29.6%,β-伴大豆球蛋白13.96%占46%豆粕中蛋白含量的30.3%。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具有抗原性和致敏性,可以引起肠粘膜损伤和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主要表现在肠绒毛萎缩,粘膜多糖、分解酶的数量及活性下降,导致小肠结构受损,食糜滞留时间缩短,营养物质吸收紊乱,引起动物消化不良、腹泻和生长受阻。

所以由于抗原物质的存在,限制了豆粕在幼龄动物中的使用量。现有技术中,热敏感类抗原物质可以用加温方式可以处理,热不敏感抗原物质使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和酶解技术来处理。

现有技术中,豆粕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来降解抗原蛋白,生产周期长,菌种变化大,产品品质不稳定. 由于大豆球蛋白及β-伴大豆球蛋白分子量大很难降解;微生物本身是个活体需要消耗营养,特别是碳水化合物,所以省耗较大。

豆粕酶解主要是利用蛋白酶水解豆粕,此技术的优点在于,技术条件温和、卫生安全、常温(36-60摄氏度)\常压和PH值在2-11(加酸、碱调节)时,氨基酸完全不被破坏,产生大量的小分子肽,同时对环境不污染 。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建,未经张国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43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