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RAA引物、探针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4519.1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1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杜秋明;吴晓东;郑秀红;樊晓旭;赵永刚;许龙春;乔启波;赵达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6844;C12Q1/04;C12N15/11;C12R1/01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曾庆国 |
地址: | 26603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多杀性巴氏 杆菌 raa 引物 探针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AA荧光法检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引物、探针及检测方法,其中引物和探针适用于RAA荧光法检测,并且能够准确地检测出多杀性巴氏杆菌质粒和阳性样本,与支原体、链球菌、大肠杆菌、附红细胞体、新孢子虫、弓形虫、健康牛血液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达100%;检测方法快速、容易实现高通量,同时降低了检测时间和检测成本,本发明提供的基于RAA荧光法快速检测多杀性巴氏杆菌DNA的方法,灵敏度高,每反应检测灵敏度达到10copies/μL。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细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AA荧光法检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引物、探针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最早于1881年在患有禽霍乱的病鸡中分离发现,属巴氏杆菌科巴氏杆菌属,可感染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及人,是一种人兽共患病。机体感染Pm后常出现急性、出血性或败血性症状,如禽霍乱、牛出血性败血症、猪肺疫等病。Pm是两端钝圆,呈球杆状或短杆状的革兰氏阴性菌,是兼性厌氧菌,用吉姆萨或美兰染色,呈两极浓染,且有荚膜。Pm的抗原特性可根据荚膜血清分组,分为A、B、D、E、F等5种血清群,我国畜禽多流行A、B、D血清型,其中B型是引发牛出血性败血症的主要血清型。人可通过被携带Pm的猫、狗咬伤而感染。机体感染Pm后,常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末期出现败血症、躺卧不起直至死亡。该病潜伏期短,通常为1-3天,在病程的早期(发热阶段)如不及时准确的采取措施,病死率可达100%。该病的发生与流行直接危害畜牧业健康发展、畜产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临床上快速诊断该病主要以镜检为主,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建立一种敏感特异,能快速诊断该病的检测方法十分必要。
临床上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快速诊断多采用样品涂片染色镜检,但因镜检方法人为主观因素大,且敏感性、特异性低,常出现误判和漏检等现象。为提高检测的灵敏性和准确性,细菌分离鉴定、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被用于Pm的实验室检测,但这些方法都存在敏感性弱、特异性差和检测耗时常等缺点。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在检测Pm上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但该方法需要反复的升降温,需要复杂的仪器和较高的检测环境,耗时时间长,对操作人员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不适合临床现场快速检测。因此,建立一种特异敏感且适合临床快速诊断的检测方法,快速准确的诊断该病,及时阻断传播,对该病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RAA荧光法检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引物、探针及检测方法,可实现在39℃条件下20min内完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检测,具有快速、特异、灵敏、操作简便、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的特点。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检测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RAA荧光法扩增用的引物,包含有:
上游引物:5’-TATTTTGGCGTGATGAATCAAGCGGTCACAG-3’(SEQ ID NO:2);
下游引物:5’-AATAAAAGACTACCGACAAGCCCACTCACAACGAG-3’(SEQ ID NO:5);
本发明还提供用于检测上述引物扩增产物的探针,所述探针序列如下:
5’-TGATTAATATTGTGCTGACATTACTGCTCTATCCGCTATTTACCCAGTGG-3’(SEQ ID NO:6);
所述探针采用荧光报告基团和荧光淬灭基团进行修饰,荧光报告基团修饰在探针序列离5′端碱基数30bp的位置上;荧光淬灭基团修饰在探针序列离3′端碱基数19bp的位置上,荧光报告基团与淬灭基团之间间隔1个碱基A,其中A用四氢呋喃残基替换;
修饰后的探针为:
5’-TGATTAATATTGTGCTGACATTACTGCTC/i6FAMdT//idSp//iBHQ1dT/CCGCTATTTACCCAGTGG-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未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45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湿性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安装吊顶面板的辅助支架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