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支模自承重预制肋梁混凝土空心叠合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5317.9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3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安海玉;刘莉娜;高美娇;单玉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38 | 分类号: | E04B5/38;E04B5/29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073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免支模 承重 预制 混凝土 空心 叠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支模自承重预制肋梁混凝土空心叠合板,包括预制水泥纤维板和多根沿楼板横向间隔设置、沿楼板纵向延伸的预制肋梁,在相邻的两根所述预制肋梁之间设有空心体,所述空心体采用锚钉固定在所述预制水泥纤维板上,所述预制肋梁通过固定在其底部的连接板与所述预制水泥纤维板固接,在所述预制水泥纤维板上浇筑有混凝土实体,所述空心体和所述预制肋梁埋设在所述混凝土实体内。采用本发明的楼板刚度大,重量轻,可减少次梁,增加建筑物的净空,外观美。试验研究及工程实践证明,采用本发明的叠合板的工作性能与整体现浇的混凝土板完全相同,可以按双向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结构,特别是一种免支模自承重预制肋梁混凝土空心叠合板。
背景技术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钢结构、预制混凝土等装配式建筑得以迅速发展。楼板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物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楼板中部一般悬空,因此刚度较小,特别对于大跨度结构,楼板中部易出现较大的挠度和裂缝。现浇式楼板需要在施工现场根据设计位置支模,绑扎钢筋,然后浇筑混凝土,具有结构整体性与刚度好的特点,适用于形状不规则或房间尺寸不符合模数要求的建筑,但是现场施工工序繁琐,需要大量支模,楼板厚度偏大,自重大;现浇混凝土需要养护,施工周期长,噪声、扬尘污染严重,且浪费水电等能源,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而装配式楼板可以实现流水线作业,便于工业化和机械化施工,能够缩短施工周期,有效节约劳动力,实现节能减排,减少建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装配式楼板在装配式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自重较轻、施工方便、便于装饰装修的免支模自承重预制肋梁混凝土空心叠合板。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免支模自承重预制肋梁混凝土空心叠合板,包括预制水泥纤维板和多根沿楼板横向间隔设置、沿楼板纵向延伸的预制肋梁,在相邻的两根所述预制肋梁之间设有空心体,所述空心体采用锚钉固定在所述预制水泥纤维板上,所述预制肋梁通过固定在其底部的连接板与所述预制水泥纤维板固接,在所述预制水泥纤维板上浇筑有混凝土实体,所述空心体和所述预制肋梁埋设在所述混凝土实体内。
所述空心体是采用轻型材质制成的。
所述预制肋梁是由钢筋桁架或轻型型钢制成的,所述轻型型钢是槽钢、H型钢、U型钢和方通中的任意一种。
在所述轻型型钢上设有多个侧向贯通的混凝土过流孔。
在所述预制水泥纤维板上设有双层双向配筋。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预制水泥纤维板采用自攻螺丝连接。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在施工阶段,预制肋梁承受施工荷载,预制水泥纤维板作为浇筑混凝土的模板,可以做到零模板使用,能够节约大量模板租赁费、拆卸模板和倒运模板的费用,节约安装满堂脚手架的费用和时间,极大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预制肋梁和空心体以及预制水泥纤维板和混凝土实体叠合为整体,共同受力,预制肋梁起到传统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作用,叠合板中可不配或少配钢筋,可大幅度减少现场钢筋绑扎连接工作;空心体能够大大减轻叠合板的重量;预制水泥纤维板的观感以及与装饰和装修材料的结合性均优于镀锌钢板,便于装饰和装修,不必拆除。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楼板刚度大,重量轻,可减少次梁,增加建筑物的净空,外观美。试验研究及工程实践证明,采用本发明的叠合板的工作性能与整体现浇的混凝土板完全相同,可以按双向板使用。同时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能够降低施工现场能耗和环境污染;能够提高施工效率,极大地缩短施工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纵剖局部视图;
图4为图1横剖局部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53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