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密度排气线的胎圈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5463.1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4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陆炯;赵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9/00 | 分类号: | B60C9/00;B60C9/02;B60C9/1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朱建均 |
地址: | 214199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高密度 排气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密度排气线的胎圈结构,本结构包括沿着由里到外依次分布的内衬层、钢丝子口、胎体、三角体、钢丝圈、耐磨胶体和排气线;排气线为高密度网格状结构,其包括径向线和周向线,其中径向线沿着圆周方向32等分排列,多条周向线同心间隔排布,径向线与周向线之间交叉设置。“网格状”结构充分考虑到散热因素,四方排气更有利于轮胎硫化时胶料的均匀过渡,胎圈部位材料更饱满,胎圈强度更高,承载能力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轮胎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密度排气线的胎圈结构。
背景技术
国内运输行业发展越来越快,带来的轮胎损耗也越来越多,轮胎有两个硬性接触点,分别是胎面与地面接触、胎圈与轮辋接触,随着轮胎使用的复杂性,如长距离的行驶,超承载的使用会导致轮胎变形量的增大,而轮胎变形量的增大会导致生热过大,进而引起轮胎的肩空、子口空等现象。
正常轮胎的胎圈部位结构在胎圈与轮辋接触处会设置有排气线,主要起到轮胎硫化时排气的效果,让胶料过渡更好。
而重载轮胎的胎圈部位,由于重载时轮胎的变形,主要是周向部位的重力下移以及胎圈与轮辋间的位移,那如何才能解决胎圈与轮辋间的位移呢。其实这是轮胎企业面临的一道难题,轮胎企业普遍做法:减小胎圈直径,增大过盈配合量,这样缺点同样明显,位移少了,但是周向部位下移反而增大,生热没有减少;会容易引起抽丝、断丝爆等现象。
而如何才能考虑周向部位的下移及胎圈部位的位移处于一个平衡点,这对轮胎胎圈部位的设计带来了一定的考验。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轮胎胎圈结构,这种结构是在模具设计时增加排气线的密度及形式。
具体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高密度排气线的胎圈结构,其特征在于,
本结构包括由里到外依次分布的内衬层、钢丝子口、胎体三角体、钢丝圈、耐磨胶体和排气线;
所述排气线为高密度网格状结构,其包括径向线和周向线,其中径向线沿着圆周方向32-48等分排列,多条周向线同心间隔排布,径向线与周向线之间交叉设置。
进一步地,排气线截面上呈梯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周向线数量为6-8条,等间隔设置。
有益效果
(1)、本结构增加胎圈与轮辋的过盈配合量,轮胎与轮辋结合更紧密,位移量更小,生热低;
(2)、“网格状”结构充分考虑到散热因素,四方排气更有利于轮胎硫化时胶料的均匀过渡,胎圈部位材料更饱满,胎圈强度更高,承载能力更好;
(3)、正常轮胎受力后都会下移,使用该结构后,由于网格线是直接与轮辋接触的,网格线的增多一定程度上会抑制下移的量,下移的量会减少,因此本申请网格线增多使得周向部位的下移及胎圈部位的位移基本处于平衡状态,预防轮胎磨子口、烧子口、抽丝等现象;
(4)、“网格状”接触散热更佳,有利于轮胎长时间行驶;
(5)、本发明易于实现,不影响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胎圈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排气线的示意图。
图3 为现有技术的排气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具有高密度排气线的胎圈结构,所述新型轮胎胎圈结构,需要在模具设计时按照轮胎产品规格大小按比例设计一定数量的排气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54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带束层胎面复合件及其贴合工艺
- 下一篇:光伏发电片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