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自动等距压紧切割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5507.0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9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平;朱凯;孙增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实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1/00 | 分类号: | B21F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张艳 |
地址: | 22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自动 等距 压紧 切割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自动等距压紧切割机构,工作台上设置有一个矩形门框,切刀通过L形板连接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矩形门框内侧水平对称连接有两个转动杆,转动杆的末端均设置有拉杆,拉杆的末端设置有滑块,矩形门框内侧面开设有竖直的滑轨,滑块置于滑轨中,两个滑块通过一根水平杆连接,水平杆的中部与活塞杆连接,每组转动杆和拉杆的连接端均设置有垂直导向柱,垂直导向柱套设有一个滑套,每组转动杆和拉杆均匀滑套铰接,每个垂直导向柱的下端分别滑座,工作台上设置有两道平行的滑座轨道,滑座可移动设置于滑座轨道中,滑座之间设置有电缆底板和电缆压板。本发明切割后的电缆长度一致,方便进行批量切割,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自动等距压紧切割机构。
背景技术
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
目前在对电缆进行切割时,往往还是依靠手工进行操作,在应对大批量电缆切割时,就会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所以我们提出一种电缆自动等距压紧切割机构,用于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对电缆进行切割时,往往还是依靠手工进行操作,在应对大批量电缆切割时,就会存在效率低下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缆自动等距压紧切割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自动等距压紧切割机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个矩形门框,所述矩形门框内设置有切刀,切刀的垂直下方设置有刀座,所述切刀通过L形板连接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垂直设置,能够带动切刀垂直移动,
所述矩形门框内侧水平对称连接有两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末端均设置有拉杆,拉杆的末端设置有滑块,所述矩形门框内侧面开设有竖直的滑轨,所述滑块置于滑轨中,两个所述滑块通过一根水平杆连接,所述水平杆的中部与活塞杆连接,活塞杆升降过程中带动滑块同步升降;
每组所述转动杆和拉杆的连接端均设置有垂直导向柱,所述垂直导向柱套设有一个滑套,每组所述转动杆和拉杆均匀滑套铰接,每个所述垂直导向柱的下端分别滑座,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两道平行的滑座轨道,所述滑座可移动设置于滑座轨道中,
当活塞杆下降时,滑套被拉动靠近矩形门框,滑座移动到靠近矩形门框时,同步带动电缆靠近切刀,切刀下降,将电缆切割,活塞杆上升,切刀升起,滑座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刀座设置于工作台上,所述刀座的两侧均设置有电缆压紧件,电缆压紧件均与刀座平行,垂直于电缆移动方向;
所述电缆压紧件包括底部和顶部,所述底部固定在工作台上,顶部两端分别通过绳索与活塞杆连接,直到活塞杆上升到最高限位时,顶部与底部分开。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底板横跨在两个滑座之上,电缆底板开设有多个平行的半圆形电缆穿孔,所述电缆压板开设有与电缆底板数量一致、位置相对的半圆形电缆穿孔。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压板上方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呈矩形框架形状,两端固定在工作台上,安装架上设置有压紧气缸,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穿过安装架,与电缆压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座之间设置有电缆底板和电缆压板,电缆端部压实在电缆底板和电缆压板之间。
本发明中,
本发明通过启动升降气缸,可带动电缆向矩形门框的一侧进行移动,并且可带动切刀向下进行移动,以此可利用切刀对电缆进行切割,在经过切割后的电缆尺寸为一致,所以可方便进行批量切割,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实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实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55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