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微生物固氮能力的人工非编码RNA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5585.0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6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林敏;战嵛华;燕永亮;柯秀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N15/78;C12N15/74;C12N1/21;C12R1/38;C12R1/22;C12R1/065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微生物 固氮 能力 人工 编码 rna 模块 | ||
本发明涉及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创建的人工非编码RNA模块及其在人工固氮体系构建中的用途。所述RNA模块通过与固氮酶编码基因nifHDK mRNA的相互作用,增强nifHDK mRNA转录后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底盘微生物的固氮能力。本发明构建了人工RNA模块的融合表达载体,并转入到不同的底盘固氮微生物中。实验证实,在固氮条件下,本发明的人工RNA模块能够显著提高重组工程菌株固氮酶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微生物固氮能力的人工非编码RNA模块及其在固氮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生物固氮是固氮微生物特有的一种生理功能,这种功能是在固氮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受胞内能源供应和环境胁迫因子影响较大。为适应环境变化,固氮微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复杂的调控系统,固氮细胞需要表达和维持足够的固氮基因(nif)mRNAs分子,才能确保高效固氮酶活。
天然固氮体系由于受环境影响较大,导致固氮效率低下,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因此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人工设计标准化、智能化的信号响应元件及功能模块,构建高效固氮基因回路,在微生物底盘中进行适配机制研究,创制新型人工固氮体系,是提高生物固氮效率,实现其在农业广泛应用的新策略和新途径。
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转录后调节子。其通过与mRNA碱基配对,在转录后水平抑制或是激活靶基因的表达,进而在细菌不同的代谢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固氮菌中也发现了多个ncRNAs可能参与固氮基因的表达调控,其中非编码RNA NfiR和NfiS分别通过与固氮酶基因nifD和nifK mRNA的相互作用协同参与固氮酶活的调控。
因此,人工设计ncRNAs,利用其参与固氮酶调控的作用特性可以构建人工高效固氮体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与合成一种人工非编码RNA模块,用于各种人工高效固氮体系构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非编码RNA模块(
(1)含有与固氮酶编码基因nifHDK mRNA互补配对区的人工RNA编码序列,其核苷酸序列由SEQ ID NO:2所示
(3)启动所述人工RNA编码基因转录的σ54依赖型人工启动子元件,其核苷酸序列由SEQ ID NO:3所示。
本发明的人工非编码RNA模块AneR提高底盘微生物的固氮能力的原理是:AneR通过与固氮酶编码基因nifHDK mRNA的相互作用,增强nifHDK mRNA转录后的稳定性。
本发明构建了该人工RNA模块的表达载体pAneR,其表达受固氮条件诱导表达的人工启动子控制,将该融合载体分别转至固氮施氏假单胞菌、肺炎克氏杆菌及棕色固氮菌3株固氮微生物底盘中,获得了3个具有新型人工固氮回路的重组工程菌株。
实验证实,在固氮条件下,本发明的人工RNA模块AneR能够显著提高多种重组工程菌株固氮酶活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具体工作得到上述人工RNA功能元件模块,并证实其功能:
1、人工RNA模块AneR的设计与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55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