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析氢过电位碳材料在铅/碳电池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5724.X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0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汪的华;赵笑宇;邓艺菲;蒋睿;窦砚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4/36;H01M4/56;H01M10/1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石超群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析氢 电位 材料 电池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储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析氢过电位碳材料在铅/碳电池中的应用,将所述碳材料添加入铅酸电池负极制成铅/碳电极应用于电化学储能器件制造领域;所述碳材料通过在熔融碱金属碳酸盐中电解还原CO2制备而成,电解过程中CO2被碳酸盐分解产生的碱金属氧化物捕获,进而在阴极上还原生成固态的CO2衍生碳材料。本发明提供的CO2衍生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比电容高、导电性好、在高浓度硫酸溶液中具有很高的析氢过电位等优点,作为铅酸电池负极添加材料使用时,可显著抑制电池充电过程中析氢反应的发生,避免电池失水失效,进而有效提高蓄电池的循环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储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析氢过电位碳材料在铅/碳电池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铅酸电池安全性好、成本低廉、制造技术成熟、回收再生率高,是目前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化学二次电池。但是传统铅酸电池负极在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HRPSoC)下易发生不可逆的硫酸盐化,导致电池使用寿命缩短、有效容量降低。已有研究表明,通过在普通铅酸电池负极中加入电容性碳材料,能够有效抑制电极的硫酸盐化,显著提高电池使用寿命和功率密度。但是,多数碳材料自身析氢过电位较低,导致充电后期Pb/C负极表面析氢现象加剧,进而造成电池失水甚至失效。
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研究人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例如使用Pb/C复合材料代替纯碳材料、利用杂原子(如磷原子、氮原子)掺杂对碳材料进行改性,以及添加析氢抑止剂(如In2O3、Bi2O3)等。这些方案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铅/碳电池的负极析氢现象,但同样也存在工艺复杂、操控难度大、成本投入较高等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打破铅/碳电池的应用限制。在此背景下,开发来源丰富、性质稳定、导电性好、析氢过电位高的新型碳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多数研究将目光聚焦于生物质活性炭材料的制备,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是这类碳材料大多导电性一般、颗粒不均匀、抑制析氢效果也比较有限。高导电性、高析氢过电位碳材料的开发仍是当前相关研究领域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析氢过电位碳材料在铅/碳电池中的应用,将该碳材料作为铅酸电池负极添加剂,以解决铅酸电池负极中加入低析氢过电位的碳材料,导致电解液析氢变质和电池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现目的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高析氢过电位碳材料在铅/碳电池中的应用,将所述碳材料添加入铅酸电池负极制成铅/碳电极应用于电化学储能器件制造领域;所述碳材料通过在熔融碱金属碳酸盐中电解还原CO2制备而成,电解过程中CO2被碳酸盐分解产生的碱金属氧化物捕获,进而在阴极上还原生成固态的CO2衍生碳材料。
具体的,碳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将碱金属碳酸盐填充进高温电解反应器内;
(2)先将步骤(1)中的反应器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至碳酸盐融化,随后将熔融盐温度调节至指定反应温度;
(3)将阴、阳两极浸入步骤(2)所得熔融碳酸盐中,向熔盐内阴极区域通入CO2气体,使用两电极体系进行恒压或恒流电解;
(4)电解结束后,将阴极从熔盐中取出并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冷却至室温,对阴极产物进行洗涤、干燥,即得到具有高析氢过电位的CO2电化学转化碳材料(简称CO2衍生碳)。
优选地,电解制备碳材料的过程中,所述熔融碱金属碳酸盐的温度为480-7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57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泡绿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多源遥感数据工程工具集系统及集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