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射式液晶显示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5729.2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0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天宇;陈东川;马新利;钱学强;刘冰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6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刘红彬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液晶显示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反射式液晶显示板及显示装置,该反射式液晶显示板包括阵列基板、反射板、液晶层、透明电极层、彩色滤光层、彩膜基板以及偏振片。反射板位于液晶层与阵列基板之间,且反射板背离阵列基板的一侧具有光栅结构。通过FDTD软件进行光学模拟,可得出反射式液晶显示板在TM偏振下可几乎完全吸收593nm的波长光,提高了色域;同时,反射式液晶显示板在TE偏振下的反射率与原铝平面反射板的反射率十分相近,相比较现有技术偏振片中增加吸光材料的方式,能够减小透过率的损失,从而达到提升反射式液晶显示板显示亮度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射式液晶显示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显示面板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反射式液晶显示板(RLCD,Re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就是其中的一种。
现有技术中的RLCD设置有原铝平面反射板,来实现光的反射,但是这种RLCD的色域范围较小;为了提高色域范围,有些厂家通过在偏振片中增加吸光材料来吸收波长为593nm的偏振光,以此提高RLCD的色域。
但是通过在偏振片中增加吸光材料来提高色域的方式,偏振光透过率损失较为严重;因此,如何在提高色域范围的同时,还能够尽可能提高RLCD的显示亮度,是目前一个重点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射式液晶显示板,上述反射式液晶显示板在保障能够提高色域的前提下,还能够减少偏振光的透过率,以提高显示亮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反射式液晶显示板,包括阵列基板、反射板、液晶层、透明电极层、彩色滤光层、彩膜基板以及偏振片,其中:反射板位于液晶层与阵列基板之间,且反射板背离阵列基板的一侧具有光栅结构;光栅结构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金属片,每个金属片的延伸方向与偏振片的吸收轴平行,且每相邻两个金属片之间均存在狭缝。
本发明提供的反射式液晶显示板,通过FDTD软件进行光学模拟,可得出反射式液晶显示板在TM偏振下可几乎完全吸收593nm的波长光,且反射式液晶显示板在TE偏振下的反射率与原铝平面反射板的反射率十分相近。
这种反射式液晶显示板的设置方式,在TM偏振下可几乎完全吸收593nm的波长光,提高了色域;同时,虽然反射式液晶显示板在TE偏振下对波长为593nm的偏振光几乎没有吸收效果,但由于此时反射式液晶显示板的反射曲线与原铝平面反射板的反射曲线十分接近,相比较现有技术偏振片中增加吸光材料的方式,能够减小透过率的损失,从而达到提升反射式液晶显示板显示亮度的目的。
可选地,多个金属片的厚度相同、高度相同,且每相邻两个金属片之间的狭缝宽度均相同。
可选地,金属片的厚度范围为385-395nm、高度范围为580-605nm,相邻两个金属片之间的狭缝宽度范围为135-145nm。
可选地,反射式液晶显示板还包括扩散层;扩散层位于偏振片与彩膜基板之间。
可选地,反射式液晶显示板还包括光学延迟膜;光学延迟膜设置于偏振片与扩散层之间。
可选地,光学延迟膜包括半波片以及四分之一波片;四分之一波片位于半波片与扩散层之间,偏振片位于半波片背离阵列基板的一侧。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任一种反射式液晶显示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射式液晶显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射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射板与现有技术中的原铝平面反射板反射率对比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57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