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大采高液压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5938.7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6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曾明胜;李明忠;韩会军;张金虎;李提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03 | 分类号: | E21D23/03;E21D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大 液压 支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采高液压支架,它包括顶梁和安装在该顶梁上的双层护顶护帮机构,该顶梁包括上层滑道腔和下层滑道腔,该双层护顶护帮机构包括上层伸缩梁护顶机构和三级护帮机构,该上层伸缩梁护顶机构包括可滑动地安装在该上层滑道腔的上层伸缩梁以及与该上层伸缩梁匹配的上层伸缩梁千斤顶,所述三级护帮机构包括可滑动地安装在该下层滑道腔的下层伸缩梁、与该下层伸缩梁匹配的下层伸缩梁千斤顶以及安装在该下层伸缩梁前端的三级护帮本体。本发明得到的超大采高液压支架,以应对日益增大的工作面开采高度带来的护帮问题,适应特厚煤层一次采全高开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工作面支护设备,尤指一种超大采高液压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煤矿开采技术水平的发展,我国井工煤矿开采深度及开采高度不断地刷新原有记录,工作面支护液压支架参数也在不断调整以适应增加的采高及矿山压力。现阶段大采高工作面最大采高一般在7m左右,在如此高的割煤高度下进行开采,煤壁片帮现象严重,工作面围岩稳定性控制难度增加,二级护帮无法有效控制煤壁稳定,在此基础上开发的三级护帮机构增大了护帮面积,其护帮高度大致为4米。但针对更高割煤高度达到8m以上,在三级护帮基础上再增加护帮板将出现液压系统响应速度慢,护顶护帮不及时,系统可靠性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超大采高液压支架,其护顶护帮分开独立工作,系统响应及时可靠性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大采高液压支架,它包括顶梁和安装在该顶梁上的双层护顶护帮机构,该顶梁包括上层滑道腔和下层滑道腔,该双层护顶护帮机构包括上层伸缩梁护顶机构和三级护帮机构,该上层伸缩梁护顶机构包括可滑动地安装在该上层滑道腔的上层伸缩梁以及与该上层伸缩梁匹配的上层伸缩梁千斤顶,所述三级护帮机构包括可滑动地安装在该下层滑道腔的下层伸缩梁、与该下层伸缩梁匹配的下层伸缩梁千斤顶以及安装在该下层伸缩梁前端的三级护帮本体。
具体地,所述顶梁的上层滑道腔为横向排列的数个上小腔,所述上层伸缩梁包括对应插入各上小腔的上伸缩段,各上伸缩段的前端固连。
优选地,所述顶梁的上层滑道腔为横向排列的三个上小腔。
优选地,所述下层滑道腔的宽度小于所述上层滑道腔的宽度,所述下层滑道腔两侧的上滑道腔的底板上设有用于铰接所述上层伸缩梁千斤顶的外缸后端的后耳板,该上层伸缩梁千斤顶的活塞杆前端铰接在所述上层伸缩梁的前端两侧的前耳板上。
优选地,所述下层滑道腔包括两个下小腔,两个该下小腔对应间隔位于所述上层滑道腔的两侧的上小腔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下层伸缩梁包括对应插入各下小腔的下伸缩段,各下伸缩段的前端固连。
优选地,两个所述下层伸缩梁千斤顶的活塞杆前端对应铰接在所述下层伸缩梁的前端两侧的前耳板上,该下层伸缩梁千斤顶的外缸后端铰接在所述下滑道腔的底壁所连接的后连接耳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得到的超大采高液压支架,其双层伸缩梁分别独立动作,保证机构系统响应速度,及时可靠的保护液压支架前方顶板及煤壁。采煤机割煤后,可及时伸出上层伸缩梁支护裸露顶板,防止冒顶现象发生;并及时伸出下层伸缩梁及三级护帮本体支护前方煤壁,防止煤壁片帮现象发生。同时解决了日益增大的工作面开采高度带来的护帮问题,比现有的三级护帮机构的护帮高度增加了500-800mm,适应特厚煤层一次采全高开采,提供有效煤壁稳定性控制措施,防止煤壁片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超大采高液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双层伸缩梁防片帮机构相对顶梁呈缩回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2中的上伸缩梁伸出顶梁的上滑道腔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59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