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载波抑制无需预编码的矢量毫米波信号发生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5993.6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9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余建军;余思遥;陈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创新电(苏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50 | 分类号: | H04B10/50;H04B10/54;H04B10/69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青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载波 抑制 无需 预编 矢量 毫米波 信号 发生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光载波抑制无需预编码的矢量毫米波信号发生系统,使用外腔激光器生成激光产生连续波;使用MATLAB软件编程在数字域产生(3,1)矢量信号,使用伪随机二级制序列映射到(3,1)矢量信号,由I和Q两路发送给波形产生器;产生的(3,1)信号上变频为中频信号,与相位差90度的两个正弦信号混频,形成驱动光强调调制器所需的信号;使用交织器和光电探测器对产生的载波信号进行滤波和转换,产生四倍频(3,1)矢量毫米波信号。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不需要相位预编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无线(Radio-over-Fiber,ROF)通信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指基于光载波抑制无需预编码的矢量毫米波信号发生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用户和企业对于高速率、低损耗的无线通信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融合光纤传输低损耗、高宽带和抗电磁干扰以及移动性强等优点,光纤无线电(ROF)通信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研究表明了外调制是一种有效的降低光纤色散、延长传输距离的调制方法。因此,利用外部调制器可以提供稳定的射频载波。此外,ROF系统与光载波抑制(OCS)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带宽利用率,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中接收机的频谱效率(SE)和灵敏度。而在ROF通信系统中矢量毫米波信号相较于光信号而言,矢量毫米波信号的产生至关重要。但在有限带宽的系统条件下,高宽带毫米波的产生会受到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将调制技术与光倍频技术相结合,产生倍频信号,不仅可以节省频带资源,同时也提高接收端的灵敏度。
同时,预编码虽然可以解决接收信号的相位失序或幅度失配问题,但是预编码技术的应用使得系统中的星座图分布不均匀,该技术降低了星群点间的最小欧氏距离,不仅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而且降低了系统的信号传输性能。在这里,我们根据光电探测器(PD)平方律的特点,使得(3,1)向量信号星座点之间的欧氏距离相同且均衡,可以有效避免了相位预编码操作。考虑到相位变化导致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序列不一致,我们只需要改变去映射方法来恢复原始序列。传输过程简单有效,避免了预编码压缩造成的相位不平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不需要相位预编码的基于光载波抑制无需预编码的矢量毫米波信号发生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基于光载波抑制无需预编码的矢量毫米波信号发生系统,
使用外腔激光器生成激光产生连续波;
使用MATLAB软件编程在数字域产生(3,1)矢量信号,使用伪随机二级制序列映射到(3,1)矢量信号,由I和Q两路发送给波形产生器;
产生的(3,1)信号上变频为中频信号,与相位差90度的两个正弦信号混频,形成驱动光强调调制器所需的信号;
使用交织器和光电探测器对产生的载波信号进行滤波和转换,产生四倍频(3,1)矢量毫米波信号。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出基于光载波抑制无需预编码的矢量毫米波信号发生系统,该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OCS调制的矢量信号生成方法,该方法不需要相位预编码,只需一个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即可实现。
作为改进,所述外腔激光器外部可以产生高频信号。
作为改进,所述光强度调制器产生的激光将输入光分成两路相等的信号分别进入调制器的两个光支路。
作为改进,所述光强度调制器当直流偏置电压为0时,设置在最大传输点,可以抑制奇边带,保留光载波和偶边带。
作为改进,所述矢量毫米波信号,经交织器滤波和光电探测器转换后,相位和频率是原本(3,1)矢量信号的四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创新电(苏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光创新电(苏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59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