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肽、抗溶菌酶人工抗体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6206.X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2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曹傲能;王新平;刘春园;王海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7/08 | 分类号: | C07K7/08;C07K16/40;G01N33/57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肽 抗溶菌酶 人工 抗体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肽、抗溶菌酶人工抗体及其应用,本发明设计了一段特定序列的多肽,并使用此多肽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抗溶菌酶人工抗体。该人工抗体由特定序列的多肽和金纳米颗粒骨架共同构成,具有制备过程简单、热稳定性高、与溶菌酶结合能力强等优点。该人工抗体可作为溶菌酶的非竞争型抑制剂,并可用于溶菌酶检测等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抗体的多肽、人工抗体及其应用,应用于纳米生物材料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溶菌酶又被称为胞壁质酶是一种碱性的糖苷水解酶,能够作用于N-乙酰氨基葡萄糖及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1,4糖苷键,从而将某些细菌细胞壁中的黏多糖分解成为糖肽,具备很强的杀菌能力。溶菌酶种类繁多,其中人体内的溶菌酶是多种疾病的标志物,比如胃癌患者体内的溶菌酶表达与癌细胞的分化水平密切相关。基于以上认识,需要开发能够对体液或血清中溶菌酶含量进行特异性快速检测的试剂。
抗体具有专一、高效、以及能够进行特异性识别等优点,能够实现对其靶向抗原的特异性快速检测。目前开发出的可用于溶菌酶含量检测的试剂包括单克隆抗体、基因免疫抗体等,但这些抗体普遍存在制备过程复杂、稳定性差等缺点。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制备过程简单且稳定性高的抗溶菌酶抗体。
随着纳米技术与生物技术的不断融合发展,纳米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如生物传感分析等。多肽自身并不能识别并结合溶菌酶,需将多肽固定到纳米骨架上并对其构象进行调控使其形成特定的构象后,才能实现对溶菌酶的特异性识别与结合。现有技术以金纳米颗粒(AuNPs)作为载体,制备出了一种靶向溶菌酶活性位点的抗溶菌酶人工抗体,可以作为一种溶菌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参见[1]Yan G H et al.Artificialantibody created by conformation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mplementary-determining region on gold nanoparticles[J].PNAS,2018,115(1),E34-E43。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肽、抗溶菌酶人工抗体及其应用,本发明抗溶菌酶人工抗体可作为溶菌酶的非竞争型抑制剂,并能用于溶菌酶检测。本发明人工抗体由特定序列的多肽和金纳米颗粒骨架共同构成,具有制备过程简单、热稳定性高、与溶菌酶结合能力强等优点。该人工抗体可作为溶菌酶的非竞争型抑制剂,并可用于溶菌酶检测等应用。
为达到上述发明创造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肽CL2,为如下(A)或(B)中的任意一种多肽:
(A)含有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
(B)在不改变关键结合残基的条件下,将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和/或延长的由含有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衍生的多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序列1所示的多肽序列如下:
Gly-Tyr-Cys-Gly-Thr-Asn-Pro-Asn-Tyr-Phe-Ser-Cys-Asp。
一种抗溶菌酶人工抗体,为如下(1)和(2)中的任意一种人工抗体:
(1)用含有序列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多肽功能化纳米粒子,得到的抗溶菌酶人工抗体;
(2)在不改变关键结合残基的条件下,将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和/或延长的由含有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衍生的多肽,通过功能化纳米粒子,得到的抗溶菌酶人工抗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62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