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病源信息熵的电网施工人员高原病风险判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6578.2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4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唐冬来;宋卫平;张开智;张强;欧渊;万向;田军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电启明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50/50 | 分类号: | G16H50/50;G16H50/30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尹新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郫***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病源 信息 电网 施工人员 高原 风险 判断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病源信息熵的电网施工人员高原病风险判断方法,首先建立高原病特征库,然后采集电网施工人员的施工数据,并将施工数据汇聚后传输到病源信息熵建模分析平台,由病源信息熵建模分析平台使用采集到的电网施工人员的施工数据建立高原病病源独立信息熵和高原病病源联合信息熵进而实现电网施工人员是否存在高原病风险的判断;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快速、实时地对电网施工人员高原病的预防及检测救治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采集分析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病源信息熵的电网施工人员高原病风险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
高原病通常指人体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的当时或数天内发生的因高原低氧环境引起的疾病。高原病指初入高原时出现的急性缺氧反应或疾病,依其严重程度分为轻型(或良性)和重型(或恶性)。轻型即反应型或急性高原反应;重型又分为:脑型急性高原病(又称高原昏迷或高原脑水肿)、肺型急性高原病(又称高原肺水肿)、混合型(即肺型和脑型的综合表现)。高原病共同的临床表现有头痛、头昏、心慌、气促、恶心、呕吐、乏力、失眠、眼花、嗜睡、手足麻木、唇指发绀、心律增快等,其他症状和体征则视类型不同而异。
目前,国内外主要通过对电网施工人员进行提前体检,或者在电网施工人员出现高原病后才送医院救治的方式进行高原病防治,现有的研究中,采用在电网施工人员进入高原前,采用超声波检查、心电图等的方式,对进入青藏地区施工作业的人员进行事前体检。或者是采用建立骨髓有核红细胞检查分析软件的方法来进行青藏地区施工人员的事前分析。电网基建施工往往在偏远地区,当电网施工人员发病时,电网公司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救治,而且病人的生命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在电网施工人员出现高原病后才送医院救治的方式进行高原病防治,往往错过了高原病防治的黄金时间,对电网施工人员的身体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国内外均无有效的急性高原病实时预测及筛选方法,只能通过事前体检进行筛选,事前体检的方法筛选效果差。而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受该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压低、氧分分压低、紫外线强等因素影响,急性高原病已成为进藏电网建设人员的主要威胁。急性高原病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型(反应型或急性高原反应)、重型(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两种。急性高原病发病时间短,在数小时至数日内发病,若不及时救治,就会危及生命。国家电网公司高原病防治中心调查研究表明,原常住地海拔低的电网施工人员,经过事前的身体体检到青藏高原,在刚进入青藏高原劳动强度大时,容易诱发急性高原病,急性高原病总的发病率为18.97%,其中急性轻度高原病的发病率为18.19%,重度高原病的发病率为0.78%,由此可见,在刚进入青藏地区进行电网作业的人员中,急性高原病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对其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病源信息熵的电网施工人员高原病风险判断方法,通过实时采集施工人员的生命特征数据和施工时的高原病发病原因溯源数据,得到病源信息熵,通过对病源信息熵的分析,实现对电网施工人员高原病发生风险的实时预防及治疗方法推荐。
本发明具体实现内容如下: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病源信息熵的电网施工人员高原病风险判断方法,首先建立高原病特征库,然后采集电网施工人员的施工数据,并将施工数据汇聚后传输到病源信息熵建模分析平台,由病源信息熵建模分析平台使用采集到的电网施工人员的施工数据进行病源信息熵建模分析,最后进行电网施工人员是否存在高原病风险的判断;
所述施工数据包括生命特征数据、高原病发病原因溯源数据;所述生命特征数据包括呼吸系统生命特征数据、心血管系统生命特征数据、消化系统生命特征数据、泌尿系统生命特征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电启明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中电启明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65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荷泵电路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定位方法、装置、自主移动设备及介质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