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埋式伸缩管体节水喷灌系统及其喷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6707.8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7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伟峰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F16L27/12;F16L55/00;F03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伸缩 节水 喷灌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埋式伸缩管体节水喷灌系统及其喷灌方法,包括主管道、若干连通设置在所述主管道上的固定管道和滑动密封设置在所述固定管道内的伸缩管道,所述伸缩管道内设置有顶升驱动组件,所述顶升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主体和顶升导向体,所述顶升导向体沿伸缩方向设置在伸缩管道的内腔,且所述顶升导向体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固定管道上,所述驱动主体设置在伸缩管道位于固定管道内的一端上,所述驱动主体沿顶升驱动组件上下位移设置。通过顶升驱动机构使得伸缩管道相对于固定管道进行伸缩动作,能够减少灌溉管体在地面以上区域的暴露,减少暴晒和老化,延长使用寿命,且同时,能够利于在耕作和种植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节水灌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埋式伸缩管体节水喷灌系统及其喷灌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农业灌溉中,多采用滴灌、喷灌和漫灌等方式,又以喷灌的均匀、节水等优点广泛应用,目前对于大棚或大面积种植区域,喷灌管一般直接固定在地面上,不具伸缩功能,容易被倾斜的植株压覆损坏,且在施肥、采摘和种植作业中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地埋式伸缩管体节水喷灌系统及其喷灌方法,能够利于在耕作和种植的便利性。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埋式伸缩管体节水喷灌系统,包括主管道、若干连通设置在所述主管道上的固定管道和滑动密封设置在所述固定管道内的伸缩管道,所述伸缩管道内设置有顶升驱动组件,所述伸缩管道通过顶升驱动组件在垂直于主管道的方向上伸缩位移;所述顶升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主体和顶升导向体,所述顶升导向体沿伸缩方向设置在伸缩管道的内腔,且所述顶升导向体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固定管道上,所述驱动主体设置在伸缩管道位于固定管道内的一端上,所述驱动主体沿顶升驱动组件上下位移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主体包括水轮动力机构和设置在所述水轮动力机构的驱动端上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水轮动力机构同轴设置,所述顶升驱动件为齿条结构,且所述主动齿轮与顶升驱动件啮合传动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管道位于固定管道内的一端的内腔中垂直于伸缩方向设置有导流隔板,所述伸缩管道的进水端通过导流隔板形成一截面小于伸缩管道的内腔截面的导流口,所述水轮动力机构的转轴偏距于导流口转动设置在伸缩管道上,且所述水轮动力机构通过导流口处流动的水流驱动回转;
所述主动齿轮随动于水轮动力机构回转并相对于顶升导向体向上位移,所述伸缩管道通过驱动主体相对于固定管道伸缩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隔板呈M型截面的板体结构,所述导流隔板包含下隔板、上隔板和设置在所述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弧状板体结构,且所述导流板对应且间隙于水轮动力机构的桨叶设置,所述上隔板与下隔板结构相同,且其一端均对应于导流板设置在伸缩管道的内壁上,且另一端沿垂直于伸缩管道长度方向延伸并与伸缩管道的另一侧壁构成导流口。
进一步的,所述水轮动力机构与主动齿轮之间设置有弹性体,所述主动齿轮轴向间隙滑动设置在所述水轮动力机构的转轴上,所述主动齿轮通过弹性体相对于水轮动力机构在轴向上弹性位移;所述水轮动力机构朝向主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体,所述主动齿轮朝向水轮动力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通过弹性体与第二连接体连接或者分离;在所述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连接的状态下,所述主动齿轮随动于水轮动力机构转动;在所述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分离的状态下,所述水轮动力机构转动同时所述主动齿轮与顶升导向体相对固定。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第一连接体圆周阵列设置在水轮动力机构的端面上,且所述第一连接体为斜楔块状结构,且所述斜楔面朝向水轮动力机构的转动方向,所述第二连接体为对应于第一连接体凹设在主动齿轮端面上的限位凹槽结构;在第一连接体从限位凹槽结构中分离时通过斜楔面导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伟峰,未经胡伟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67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