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医用和工业防护服的湿气热量通气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7350.5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7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赵怀璞;张文宇;杨彪;游国强;刘凯;张恬;路文芳;郑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41D13/12 | 分类号: | A41D13/12;A41D27/28;A41D13/005;A41D1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任晓航;戴威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医用 工业 防护服 湿气 热量 通气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医用和工业防护服的湿气热量通气组件,包括安装在防护服上的自回弹气囊,自回弹气囊由独立的进气囊和排气囊组成,进气囊上设有单向进气蓄能机构,排气囊上设有单向出气蓄能机构。该装置布置在防护服内部易由四肢、躯干活动触及压缩的部位,防护服着装者运动状态下,利用着装者正常工作中的躯体运动作为动力,驱动防护服内外气体进行受控交换,将防护服内部蓄积的热量和水汽排出防护服外部,加速着装者体表汗液蒸发,使防护服内部外部温度和湿度达到快速平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护服内外气流交换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医用和工业防护服的湿气热量通气组件。
背景技术
医用防护服是防止或有效降低医务工作者在工作被病毒、细菌等各类病原微生物感染风险的重要防护装备。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工作,广大医务工作者需要长时间穿着防护服。由于现有防护透湿性能较差,造成着装者体表散热和排湿不能和环境进行有效交换,导致防护服内温度升高、湿度增大。医务工作者长时间在在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工作,不仅加重医务工作者体力消耗,严重时还会导致医务工作者出现脱水、休克等症状的发生,威胁医务工作者生命健康。
为实现防护服降温排湿,现有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两种:1、配备防护服内部通风循环除湿装置,加速防护服内部气体流动速度,加快体表汗液蒸发速度,实现防护服温度降低;内部加干燥剂实现除湿;配备降温背心(相变蓄能材料)。2、采用外接温湿度适宜的清洁压缩空气持续性向防护服内部进行送风,送风保持较高的流速以实现防护服内的微正压,从而使防护服内部保持舒适的温湿度环境。
此两种方案均存在弊端:方案一采用防护服内部配备通风循环除湿装置,医务工作者需携带该装置进行长时间工作,无疑将医务工作者的负荷,增加体力消耗;另外由于通风循环除湿装置由电池提供动力,受限于电池供电能力,失电后防护服内温度湿度将快速回升;另外干燥剂吸湿饱和后,无法进行湿度调节。
方案二采用外接温湿度适宜的清洁压缩空气持续性向防护服内部进行送风,采用此种技术方案,医务工作者需要配备长管供气装备,造成医护人员活动范围受限;而且此方案需要配备成套的气体净化设备;最重要的是,现有医用防护服材料轻薄,采用此种方案需对防护服进排气阀门等部位进行加强设计,并对现有防护材料性能等方面的验证,因此,设计一款用于医用和工业防护服的湿气热量通气组件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医用和工业防护服的湿气热量通气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医用和工业防护服的湿气热量通气组件,包括安装在防护服上的自回弹气囊,自回弹气囊由独立的进气囊和排气囊组成,进气囊上设有单向进气蓄能机构,排气囊上设有单向出气蓄能机构。
进一步,所述单向进气蓄能机构包括安装在进气囊外侧的单向过滤进气阀,安装在进气囊内侧的单向排气阀以及填充在进气囊内部的回弹材料,进气囊的外侧对应防护服的外部,进气囊的内侧对应防护服的内部。
进一步,所述单向出气蓄能机构包括安装在排气囊外侧的单向排气阀,安装在排气囊内侧的单向进气阀以及填充在排气囊内部的回弹材料,排气囊的外侧对应防护服的外部,排气囊的内侧对应防护服的内部。
进一步,当施加外力压缩进气囊时,进气囊外侧设置的单向过滤进气阀关闭,进气囊内侧单向排气阀开启,进气囊内气体通过单向排气阀向防护服内部流动,进气囊内填充的回弹材料被压缩蓄能;当外力消失后,进气囊内填充的材料迅速回弹,内侧单向排气阀关闭,外侧单向过滤进气阀开启,外部气体经过过滤后进入进气囊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未经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73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