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型光敏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制备的固化膜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7418.X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7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金莲玉;许槿;郑周永;任珍奎;金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F7/039 | 分类号: | G03F7/039;G03F7/027;G03F7/004;G03F7/09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钱文宇;陈哲锋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敏 树脂 组合 制备 固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型光敏树脂组合物和一种由其制备的固化膜。所述正型光敏树脂组合物将多官能单体引入包含其中将硅氧烷共聚物添加到丙烯酸类共聚物中的混合粘合剂的正型光敏树脂组合物中,由此在使预烘烤的膜显影时可以促进显影剂渗透到所述粘合剂中以增加在显影剂中的溶解性,从而进一步增强图案可显影性和敏感性。此外,由所述组合物制备的固化膜具有优异的外观特征,在显影期间没有粗糙的膜表面和在膜底部的浮渣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形成在敏感性、膜保留率和外观特征方面优异的固化膜的正型光敏树脂组合物,以及一种由其制备的待用于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中的固化膜。
背景技术
通常,出于绝缘的目的,在薄膜晶体管(TFT)基板上形成透明平坦化膜,以防止液晶显示器或有机EL显示器中的透明电极与数据线之间的接触。通过位于数据线附近的透明像素电极,可以增加面板的开口率,并且可以获得高亮度/分辨率。
为了形成此种透明平坦化膜,采用几个加工步骤以赋予特定的图案轮廓,并且由于需要较少的加工步骤,因此在此过程中广泛使用正型光敏树脂组合物。特别地,随着LCD面板尺寸的增加,对于没有对接不均和透镜不均的正固化膜有越来越多的需求。
关于常规的正型光敏树脂组合物,已经引入了使用聚硅氧烷树脂、丙烯酸树脂等作为原料的技术。
与富含硅烷醇基的聚硅氧烷树脂相比,丙烯酸树脂具有如下问题:由于显影中涉及的羧基的含量有限,其敏感性低于聚硅氧烷树脂。为了弥补这一点,已经提出了一种光敏树脂组合物和一种由其制备的固化膜,其中一起使用了聚硅氧烷树脂和丙烯酸树脂,从而具有优异的敏感性和粘附性(参见日本专利号5,099,140)。然而,敏感性还并未改善至令人满意的水平。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相应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型光敏树脂组合物,其中将多官能单体引入所述正型光敏树脂组合物中,所述正型光敏树脂组合物同时包含硅氧烷共聚物和丙烯酸类共聚物,由此在显影期间可以促进显影剂渗透到所述组合物中以增强图案可显影性和敏感性;以及可以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表面特征(没有浮渣)和热流动性的固化膜;和一种由其制备的待用于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中的固化膜。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型光敏树脂组合物,其包含(A)丙烯酸类共聚物;(B)硅氧烷共聚物;(C)1,2-醌二叠氮化合物;(D)多官能单体;以及(E)溶剂。
为了实现另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所述正型光敏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固化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正型光敏树脂组合物将多官能单体引入包含其中将硅氧烷共聚物添加到丙烯酸类共聚物中的混合粘合剂的正型光敏树脂组合物中,由此在使预烘烤的膜显影时可以促进显影剂渗透到所述粘合剂中以增加在显影剂中的溶解性,从而进一步增强图案可显影性和敏感性。另外,如果使用所述组合物,则可以获得具有小的热流动性的固化膜。此外,由所述组合物制备的固化膜具有优异的外观特征,在显影期间没有粗糙的膜表面和在膜底部的浮渣等。
附图说明
图1: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得的实例1的固化膜的表面的照片。
图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得的对比实例1的固化膜的表面的照片。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本发明不受限于下面描述的那些。相反,只要不改变本发明的主旨,可以将其修改为各种形式。
贯穿本说明书,除非另外明确说明,否则当零件被称为“包括”一种要素时,应当理解,可以包括其他要素,而不是排除其他要素。另外,除非另外明确说明,否则本文所用的与组分的量、反应条件等有关的所有数字和表述应理解为由术语“约”修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未经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74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断续导电模式和连续导电模式的功率因数校正器电路
- 下一篇:轨道复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