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溶胶-凝胶法和电射流沉积法的复合型PZT压电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7450.8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53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崔岩;李嘉豪;于舜尧;王大志;高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41/314 | 分类号: | H01L41/314;H01L41/318;C23C18/12;B81B7/04;B81C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溶胶 凝胶 射流 沉积 复合型 pzt 压电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溶胶-凝胶法和电射流沉积法的复合型PZT压电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在做完绝缘层及溅射底电极的单晶硅基底上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厚度为500-800nm的底层PZT压电膜;
(2)电射流沉积PZT悬浮液层:使用电射流沉积法沉积一层PZT悬浮液,沉积高度3-5mm,沉积流量1.5×10-10-2×10-10m3/s;
(3)干燥热解:先在150-200℃温度条件下热烘50-70s,再在300-400℃温度条件下热烘50-70s,干燥热解,去除水分和有机溶剂,释放应力;
(4)旋涂PZT溶胶:在步骤(3)得到的材料表面旋涂PZT溶胶,低速500-1000r/min,匀胶时间5-10s,然后高速2500-3500r/min,匀胶时间25-35s,旋涂2-3层;
(5)干燥热解:每层溶胶均需在150-200℃条件下热烘4-6min,然后在300-400℃条件下热烘4-6min;
(6)然后将其置于700℃-750℃温度条件下保温10min-20min,快速退火;退火后电射流沉积PZT悬浮液层结晶压电膜的厚度为800nm-1200nm,旋涂PZT溶胶层结晶压电膜的厚度为100-200nm;
(7)重复步骤(2)-(6),直至膜厚达到所设复合型PZT压电膜厚度;
(8)对已制备完成的PZT压电膜进行机械研磨抛光;然后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厚度为500-800nm的顶层PZT压电膜;之后溅射顶电极;最后对整体PZT压电膜进行极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晶硅基底为n型(100)单面抛光单晶硅片,厚度为200-3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干氧氧化的SiO2,厚度为400-800n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电极和顶电极为磁控溅射40-60nm Ti和150-250nm Pt的金属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射流沉积PZT悬浮液层所使用悬浮液为将PZT粉末放置于主要由异丙醇钛、正丙醇锆、冰醋酸、正丙醇和乙酸铅三水合物混合而成的溶胶中,其中,异丙醇钛:正丙醇锆:乙酸铅三水合物的质量比1:(1.4-1.6):(2.7-2.9);冰醋酸:正丙醇的体积比1:(1.3-1.5);溶胶固液比为0.5-0.6g/mL;然后加入冰醋酸、正丙醇以及分散剂,每10mL溶胶中加入9-11gPZT粉末、1-3mL冰醋酸、2-3mL正丙醇和0.1-0.3g分散剂,并经球磨处理所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涂PZT溶胶层所使用溶胶与制备底层和顶层PZT压电膜所使用溶胶相同,其中硝酸锆、乙酸铅、钛酸丁酯为金属离子来源,乙二醇甲醚为溶剂,乙酰丙酮为稳定剂;硝酸锆:乙酸铅的质量比为1:(1.9-2.1);钛酸丁酯:乙二醇甲醚:乙酰丙酮的体积比为1:(15-16):(1.2-1.3),溶胶固液比为0.2-0.3g/mL;充分混合,放置后得到稳定的PZT前驱体溶胶。
7.根据权利要求1、2、4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研磨抛光使用旋转摆动重力式研磨抛光机,转速60-80rpm,抛光时间20-70mi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化处理条件为极化电场强度1-2kV/mm、极化温度200-300℃、极化时间15-25min。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钛酸偶联剂LICA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745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