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时空基准统一下的多卫星影像数据语义化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7464.X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3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施全杰;王连任;张宇;李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星空北斗导航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40/289 | 分类号: | G06F40/289;G06K9/00;G06Q50/08;G06Q50/14;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欢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时空 基准 统一 卫星 影像 数据 语义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时空基准统一下的多卫星影像数据语义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城市进行数据采集:使用遥感技术对城市的真实场景进行城市模型自动化构建;S2、获取城市异构数据:通过各类APP、网站等获取城市异构数据,并将异构数据与城市的真实场景进行匹配;S3、数据完善:对城市内的人口、房屋、公司法人、安防设施、公安警务数据、住户水电燃气信息、交通信息、公共医疗等诸多城市公共系统的信息资源进行获取,并将上述信息与城市的真实场景进行匹配;S4、典型数据语义化处理;S5、其他数据语义化处理;S6、展示。通过将城市模型进行语义化处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时空基准统一下的多卫星影像数据语义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对建模技术和城市表达模型的表达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城市建设在空间规划上大体都停留在二维平面,远达不到智慧化要求,三维空间的有效感知与实景可视化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抓手,也是数字孪生城市的关键内容。传统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大都面向特定的专业领域,如地质模型、矿山模型、地表景观模型等,这些模型大部分针对单一数据类型,不能表示多源异构数据,数据和软件的耦合程度很高,重用价值不高,针对地上下和室内外多粒度对象统一表达等难题,需要建立更高水平的城市级三维空间模型。
随着“实景三维中国”的提出和BIM(Building InformationSystem)如火如荼的开展,城市模型表达进入了第二个阶段:BIM+GIS阶段。城市宏观尺度上的对象如建筑、道路等对象,都可以通过实景三维模型来表达,城市微观尺度的对象如门窗、室内对象等通过BIM模型来表达,实现初级的数字孪生。我国各地市实景三维建设将大面积展开。不少行业和地区已先行试水,全国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武汉、南京、嘉兴、成都等地尝试了三维模型或实景三维并获好评。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兴起,从城市计算和智能分析的角度来看,现有的三维模型都是非结构化数据:即人眼可见,人脑可识别,但是电脑不可识别。现有的城市信息表达模型只能成为“数据大”,不能称为“大数据”。
语义化是指用合理HTML标记以及其特有的属性去格式化文档内容。通俗地讲,语义化就是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使得机器可以理解,语义化的(X)HTML文档有助于提升你的网站对访客的易用性,比如使用PDA、文字浏览器以及残障人士将从中受益。对于搜索引擎或者爬虫软件来说,则有助于它们建立索引,并可能给予一个较高的权值。
如何基于测绘手段获取的几何模型构建统一的三维建筑物多尺度语义模型以满足不同部门的实际应用需要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时空基准统一下的多卫星影像数据语义化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时空基准统一下的多卫星影像数据语义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城市进行数据采集:使用遥感技术对城市的真实场景进行城市模型自动化构建;
S2、获取城市异构数据:通过各类APP、网站等获取城市异构数据,并将异构数据与城市的真实场景进行匹配;
S3、数据完善:对城市内的人口、房屋、公司法人、安防设施、公安警务数据、住户水电燃气信息、交通信息、公共医疗等诸多城市公共系统的信息资源进行获取,并将上述信息与城市的真实场景进行匹配;
S4、典型数据语义化处理:对S3中匹配好的典型数据进行语义识别,得到各个数据与城市之间的关联关系,并为各上述数据指定对应的HTML标签,确定各数据之间的连接关系,并按顺序用HTML标签包裹对应的数据,得到带HTML标签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星空北斗导航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星空北斗导航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74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