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通道宽带射频收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8044.3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9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陶金锋;姚明;郭雅静;王曦;牛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波博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4B1/26;H04B1/3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易贤卫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宽带 射频 收发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宽带射频收发系统,包括接收电路和发射电路,所述接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调制模块、第一数控衰减器、第二调制模块以及零中频收发器,所述发射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调制模块、第二数控衰减器以及第四调制模块。本发明提供的多通道宽带射频收发系统,收发电路均采用零中频和超外差结合的方式,综合了超外差系统和零中频系统的优势,工作频带宽,覆盖10MHz‑6000MHz,还减少了混频,而且体积小,此外,收发通道是独立控制的,能够同时工作,可用于全双工通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通道宽带射频收发系统。
背景技术
多通道宽带射频收发系统是通用软件无线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使用时,需要根据系统所使用的环境、体积、重量和功耗等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架构设计来设计射频收发系统。
通常使用的射频收发系统包括超外差系统和零中频系统,其中,超外差系统的优点是接收动态范围大,选择性能好,但是需要多次变频才能实现射频到中频的变换。零中频系统是中频信号和本振频率相等,减少一级混频,体积方面占据很大优势。但是普遍存在直流偏置,镜像信号在带内,并且对IQ信号的幅相不平衡要求很高。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道宽带射频收发系统,综合超外差系统和零中频系统的优势,不仅接收和发射动态范围大,而且可以减少混频,体积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通道宽带射频收发系统,包括接收电路和发射电路,其中,
所述接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调制模块、第一数控衰减器、第二调制模块以及零中频收发器,
所述第一调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第一微波信号生成第一调制信号;
所述第一数控衰减器用于对所述第一调制信号进行功率调整;
所述第二调制模块用于将功率调整后的第一调制信号进行超外差处理并生成第二调制信号;
所述零中频收发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生成第二微波信号;
所述发射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调制模块、第二数控衰减器以及第四调制模块,
所述第三调制模块用于对所述零中频收发器发出的第三微波信号进行超外差处理生成第三调制信号;
所述第二数控衰减器用于根据对所述第三调制信号进行功率调整;
所述第四调制模块用于根据调整后的第三调制信号生成第四微波信号。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多通道宽带射频收发系统,收发电路均采用零中频和超外差结合的方式,综合了超外差系统和零中频系统的优势,工作频带宽,覆盖10MHz-6000MHz,还减少了混频,而且体积小,此外,收发通道是独立控制的,能够同时工作,可用于全双工通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多通道宽带射频收发系统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多通道宽带射频收发系统中,所述第一调制模块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多通道宽带射频收发系统中,所述第二调制模块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多通道宽带射频收发系统中,所述第一混频单元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多通道宽带射频收发系统中,所述第三调制模块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波博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天波博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80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