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剥离制备石墨烯的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8166.2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7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华;刘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19 | 分类号: | C01B32/19;C01B32/19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陈丹艳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剥离 制备 石墨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连续剥离制备石墨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剥离模块、升降模块、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剥离模块包括辊筒,所述辊筒设置加热器,辊筒内设有第一辊柱和第二辊柱;所述第一辊柱和第二辊柱以0.3~0.4cm的间隙并排设置,且第一辊柱和第二辊柱的外壁与辊筒内壁的间隙为0.3~0.4cm;所述第一辊柱的外壁设有螺距为0.2~0.3cm、深度为0.2~0.3cm的螺纹,第二辊柱的外壁光滑;
所述驱动模块与第一辊柱、第二辊柱连接;
所述升降模块用于控制第一辊柱和第二辊柱的高度;
所述控制模块与剥离模块、升降模块和驱动模块连接,用于供电及控制辊筒的温度、第一辊柱和第二辊柱的转速和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剥离制备石墨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设有进料口、上出料口和下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上出料口位于第一辊柱所在一侧的辊筒上部,所述下出料口位于第二辊柱所在一侧的辊筒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剥离制备石墨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出料口截面为方形,所述下出料口的截面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剥离制备石墨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柱和第二辊柱的外壁与辊筒内壁的间隙为0.4cm,所述第一辊柱的外壁设有螺距为0.2cm、深度为0.2cm的螺纹,第一辊柱与第二辊柱之间的间隙为0.3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剥离制备石墨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电源开关、温度调节窗口、转速调节窗口。
6.一种连续剥离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的装置,具体步骤如下:
(1)将石墨粉与胶黏剂以0.1~1:10~200的质量比混合,得到含石墨粉的胶黏剂;所述胶黏剂为聚乙烯醇、蜂蜜、异丙醇、蔗糖和麦芽糖中的一种,胶粘剂的粘度控制在600-1000mPa·s范围内。
(2)将含石墨粉的胶黏剂由装置的进料口加入辊筒内进行剥离7d,剥离温度为25~200℃、剥离转速为100~200rpm;
(3)由上出料口收集第一辊柱外壁的物料,再以去离子水冲洗剥离装置,由下出料口收集剩余物料,将两次收集的物料混合后纯化处理得到石墨烯产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连续剥离制备石墨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石墨粉规格为50~8000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连续剥离制备石墨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黏剂为聚乙烯醇、蜂蜜和异丙醇时,剥离温度为20~25℃;胶黏剂为蔗糖或麦芽糖时,剥离温度为150~20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连续剥离制备石墨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纯化处理包括如下步骤:将混合物料静置,对上层分散液一1000~1100W的功率、20~25kHz的频率超声5~10min,再经过滤、离心和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81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向无源定位的直达波传感器识别方法
- 下一篇:新风模块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