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阻沙固沙笼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8534.3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4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舟;崔凯;刘宝河;韩龙武;薛春晓;李广瑞;李浩瑄;孔令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内蒙古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7/02 | 分类号: | E01F7/02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周立新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固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阻沙固沙笼,该阻沙固沙笼中空,其水平面投影为两个相连接的梯形,该两个梯形共用尺寸较小的底。该阻沙固沙笼同时具有固沙和阻沙功能,用于河谷区或主次风向不分明的风沙区,防止风沙积在铁路或公路路域范围内。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能有效固定实施区沙源、阻止过境风沙流,可将风沙拦截在距离保护目标较远的指定区域,便于清沙。具有施工效率高、造价低、养护成本低、防沙效益高等优点。且在完成使命后还可以回收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防风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便携式阻沙固沙笼。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铁路、公路、城市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国西北沙漠、戈壁地区广泛展开。而风沙对铁路、公路危害比较严重,如不采取的必要的防护措施,将会对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威胁到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营。
现有技术中的工程阻沙措施主要有固沙措施和阻沙措施。阻沙措施运用较为普遍。其中的挡沙措施包括混凝土轨枕挡沙墙、PE网高立式沙障、芦苇挡沙栅栏等。这些工程防沙措施在既有铁路、公路等风沙灾害防治工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普遍存在施工难度大、造价高、防沙效益低等问题。尤其是在多风向沙害比较严重的风区进行防沙时,现有的阻沙措施存在防沙效益低,养护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河谷区或主次风向不分明的风沙区的便携式阻沙固沙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阻沙固沙笼,该阻沙固沙笼中空,其水平面投影为两个相连接的梯形,该两个梯形共用尺寸较小的底。
本发明阻沙固沙笼同时具有固沙和阻沙功能,用于河谷区或主次风向不分明的风沙区,防止风沙积在铁路或公路路域范围内。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能有效固定实施区沙源、阻止过境风沙流,可将风沙拦截在距离保护目标较远的指定区域,便于清沙。具有施工效率高、造价低、养护成本低、防沙效益高等优点。且在完成使命后还可以回收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阻沙固沙笼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阻沙固沙笼第一种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4是图1所示阻沙固沙笼第二种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中: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第三支架,4.第一中间支架,5.地面,6.第一阻沙网,7.第二阻沙网,8.第二中间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阻沙固沙笼,其中空,水平面投影为两个连接的梯形,该两个梯形共用长度较短的底。
该阻沙固沙笼包括形状相同且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
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的形状可以为图3所示的圆弧形,也可以是图4所示的门框形,还可以是其它任意的形状。
第一支架1的尺寸和第三支架3的尺寸均大于第二支架2的尺寸,且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之间的距离和第三支架3与第二支架2之间的距离相同;
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一中间支架4,第一中间支架4的形状与第一支架1的形状相同,第一中间支架4的尺寸小于第一支架1的尺寸而大于第二支架2的尺寸,若第一中间支架4的数量为多个,则沿第一支架1到第二支架2的方向,多个第一中间支架4的尺寸依次递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内蒙古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内蒙古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85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