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焊接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8738.7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1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平巧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奥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济南光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92 | 代理人: | 邹文婷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设备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焊接设备,包括底座、左端管道和右端管道,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的转轴贯穿防护箱的右侧壁,且转轴的右端外侧焊接有左侧定位筒,所述左侧定位筒,所述左端管道经由转轴的右端插入至左侧定位筒内,并通过左侧定位筒上的T型锁紧螺栓锁紧固定,所述左侧定位筒内还设有T型定位筒,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于移动座的右端中部,所述右端管道插入至右侧定位筒内,所述右端管道外侧套接有辅助定位筒,所述辅助定位筒插入至右侧定位筒内。本发明左端管道和右端管道的拆卸与安装方便,且左端管道和右端管道安装固定牢固稳定;左端管道和右端管道的焊接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焊接是最常见的管道连接方式。在实际焊接过程中,特别是小管径管道的焊接,由于施工环境的复杂,焊接工人大多是靠个人经验对待焊接的管道进行直接对接定位,这种对接方式势必因焊接工人的施工技能不同而产生参差不齐的焊接结果,在施工现场经常发生管道焊弯现象,一方面影响焊接质量,另一方面影响施工工期;另外,还有部分采用预先焊好的导向块进行定位,管道对接好之后再将导向块割掉,从而增加了施工工序,同时也造成了材料的浪费。而且由于管道焊接需要圆周焊接,现有的管道焊接工装安装稳定性差,不利于提高焊接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焊接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焊接设备,包括底座、左端管道和右端管道,所述底座的上端左侧设有用于安装伺服电机的防护箱,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的转轴贯穿防护箱的右侧壁,且转轴的右端外侧焊接有左侧定位筒,所述左侧定位筒,所述左端管道经由转轴的右端插入至左侧定位筒内,并通过左侧定位筒上的T型锁紧螺栓锁紧固定,所述左侧定位筒内还设有T型定位筒,所述底座的上端右侧中部设有T型导轨,所述T型导轨上滑接有移动座,所述底座的右端中部通过支架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于移动座的右端中部,所述移动座的上端安装有立板,所述立板的左端中部通过轴承套接有水平且高度与左侧定位筒一致的右侧定位筒,所述右端管道插入至右侧定位筒内,所述右端管道外侧套接有辅助定位筒,所述辅助定位筒插入至右侧定位筒内。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底部安装有支架座,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支架座的上端,所述防护箱的前后部表面设有散热开口槽。
优选的,所述T型锁紧螺栓设有四组,分别等距螺接于左侧定位筒表面的上端、下端、前部和后部。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右端插入至T型定位筒的左端内部,且转轴与T型定位筒的连接方式为螺接,所述T型定位筒同时插入至左端管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辅助定位筒的上下端连接的固定架卡在右侧定位筒上下部的开口槽内,所述固定架通过螺钉固定于右侧定位筒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将2段管道分别安装在不同的焊接夹具内,左侧的管道通过电机带动转动,右侧的管道通过轴承使其跟着左侧管道同时转动,解决了管道需要圆周焊接的问题,且焊接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液压缸顶紧,使得右端管道与左端管道管壁始终保持顶紧状态,避免了焊接应力造成的焊接缝处对不齐的问题。
2.左端的管道通过定位筒,T型定位筒以及T型锁紧螺栓的组合,将左端管道与转轴固定,使得电机可以带动左端管道一起转动;右端管道通过带上下开口槽的右侧定位筒以及带固定架的辅助定位筒使得右端管道与右侧定位筒一起随着轴承旋转;这种左右两侧管道不同的定位方式一方面考虑到左侧的管道要与电机轴一起旋转,而右侧的管道要与轴承一起旋转,因此必须针对性的设计不同的夹紧装置,另一方面,从焊接本身的焊接要求来说,必须保证焊接处圆管的同心度,因此在电机轴的左端管道采用内定心的方式,在右端管道采用外定心的方式,以此来保证焊接质量;而内定心与外定心配合使用的方式,避免了定位时选用单侧基准时容易出现的偏心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奥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奥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87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