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益生菌中药共培提取液、制备方法以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9033.7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9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詹华強;赵利生;赵键玮;董婷霞;伍嘉慧;郑钟毓;梁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活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4 | 分类号: | A61K36/8984;A61P29/00;A61K8/9789;A61K8/9728;A61Q19/00;A61K35/747;A61K35/745;A61K35/7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于建 |
地址: | 中国香港湾仔港湾道6-8***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益生菌 中药 提取 制备 方法 以及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益生菌中药共培提取液、制备方法以及应用,涉及益生菌发酵技术领域。所述的益生菌中药共培提取液是由益生菌通过分别与石斛和北虫草提取液制成的培养基共同培养发酵后,益生菌菌体经过高压破碎,所得提取液的抗炎作用显著提升,提示益生菌菌体抗炎作用机制与部分中药抗炎机制可能具有协同作用;所得提取液可以作为活性成分,通过特定方法添加到护肤品、个人护理和卫生用品等。基于益生菌中药共培提取液具有的抗炎作用,其在保健食品、个人护理和化妆品等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益生菌中药共培提取液、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背景技术
炎症(inflammation)是机体应对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任何能够引起组织损伤的因素都可以成为炎症的原因,即致炎因子(inflammatoryagent);致炎因子可归纳为以下几类:生物性因子、物理性因子、化学性因子等,但归根结底,炎症的发生与生物体内促炎性NF-κB通路的激活有重要联系。早在1998年,就有学者发现,在炎症患者体内,炎症活动区域中NF-κB亚基p65的表达水平比其他区域要高。在非炎症状态下,NF-κB保持与抑制性蛋白IκB复合的非活性细胞溶质形式,一旦接收到活化NF-κB信号,它的抑制子IκB就被磷酸化并导向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降解。NF-κB由抑制到释放并转运到细胞核中,导致很多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基因、细胞附着分子和免疫受体、炎症反应的所有重要介体的转录激活。
在时代的发展下,益生菌越来越多地进入大众的视野。益生菌被定义为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在许多胃肠炎症例如炎性肠病(IBD)、肠炎、轮状病毒和抗生素有关的腹泻等等的治疗中发挥作用。此外,也有文献报道益生菌还具有促进消化吸收、提高免疫力,提高机体抗氧化水平和养殖水质的调节等功能。
皮肤微生态是人体4个微生态系统(口腔、皮肤、泌尿、胃肠道)之一,也称为肌肤微生态。微生态的失衡,会造成皮肤产生湿疹、痤疮或者痕痒。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促进益生菌抗炎作用的发酵方法,以及具有抗炎功效的益生菌共培发酵液,该发酵液可以与化妆品原料或者皮肤药物复配,可以用于改善肌肤的微生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益生菌中药共培提取液,由中药材与益生菌共同发酵而得,所述益生菌中药共培提取液具有抗炎作用。
优选地,所述中药材包括石斛和/或北虫草。
优选地,所述石斛、北虫草均为生药浓度0.01-20g/L的水提物。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的益生菌中药共培提取液,在抑制由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炎症反应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益生菌中药共培提取液在降低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中炎症因子NF-κB以及IL-6的表达量的应用。
具体地,利用所述的益生菌中药共培提取液的抗炎作用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制备所述的益生菌中药共培提取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厌氧箱内挑取益生菌单菌落并接种于MRS培养基,在37℃,150~180rpm的厌氧环境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得种子液;然后将种子液接种于中药培养基中,并于37℃,150~180rpm的厌氧环境中培养;根据益生菌生长曲线回收菌液;所述厌氧环境中H2:CO2:N2的体积比为1:1:8。
S2,将所述菌液离心,去除培养液,保留菌体;
S3,菌体在匀浆前,菌体与溶剂以1:5-1:100(W/V)的比例稀释,所述溶剂为水或乙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活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金活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90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月桂烯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微应力模芯及包含所述微应力模芯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