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急救援保险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9201.2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3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尹伟巍;王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警察学院 |
主分类号: | A62B35/00 | 分类号: | A62B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急 救援 保险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应急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应急救援保险扣装置,包括第一手臂固定环和第二手臂固定环,所述第一手臂固定环和第二手臂固定环的设计完全相同,所述第一手臂固定环和第二手臂固定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扣合环,所述扣合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向杆,所述扣合环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第一手臂固定环的内壁和导向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内护环。本发明通过设置内护环,内护环配合着导向杆和螺纹杆达到空间的调节,以此达到更为稳定的固定,避免了固定不紧导致的脱离,再通过设置弹性胶环,使得固定后可以对手腕处进行保护,防止刮伤事件,再者通过弹性胶环表面开设的防滑槽,使得二次稳固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急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急救援保险扣装置。
背景技术
紧急救援,指在对待突发事件时,应尽可能的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将受害者的伤害降到最低的行动,根据紧急事件的不同类型,分为卫生应急、交通应急、消防应急、地震应急、厂矿应急、家庭应急等领域的应急救援。
但是现有的保险扣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保险扣装置,很难根据被救者手腕的粗细进行最合理的调试,从而在施救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脱离,进而导致施救失败,还有就是固定的时候,对手腕保护较差,很容易产生刮伤现象;
2、现有的保险扣装置,救援人员手臂与被救人员手臂很难得到快速固定,救援人员容易劳累,可能会发生救援人员手臂与被救人员手臂脱落的情况,进而导致意外发生。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急救援保险扣装置,解决了现有的保险扣装置,很难根据被救者手腕的粗细进行最合理的调试、对手腕保护较差和救援人员手臂与被救人员手臂很难得到快速固定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急救援保险扣装置,包括第一手臂固定环和第二手臂固定环,所述第一手臂固定环和第二手臂固定环的设计完全相同,所述第一手臂固定环和第二手臂固定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扣合环,所述扣合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向杆,所述扣合环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第一手臂固定环的内壁和导向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内护环,所述内护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胶环,所述弹性胶环的表面开设有防滑槽,所述第一手臂固定环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接块,所述第二手臂固定环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接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接杆的一端侧面开设有凹型槽,所述凹型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卡块,所述插接块的一端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侧壁开设有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扣合环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异型卡杆,所述第一手臂固定环和第二手臂固定环的表面均开设有空心槽,所述空心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拉动把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一个所述内护环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杆通过滑孔与扣合环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通过螺纹孔与扣合环螺纹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弧形卡块与通孔的设计尺寸相互适配,所述插接杆的一端与插槽插设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空心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套杆的一侧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急救援保险扣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警察学院,未经辽宁警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92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复杂地形测绘用多功能测绘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拆式阀门承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