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计量自动排气灌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9556.1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3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柯洁;孟宪梅;高卫;熊晓琴;郑俊;杨婉;黄沙沙;杨芳;冯志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计量 排气 灌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医用器械领域的自动计量自动排气灌食器,这种灌食器包括用于推注的推注器、连接推注器的辅助装置和智能计量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横向的管道;管道内部沿食物的供给方向依次设有摇臂、斜齿轮和贴合推注器的推板,斜齿轮啮合有一组横向放置的丝杆,丝杆的首端固定连接推板,丝杆的尾端连接有阻尼杆;所述斜齿轮与摇臂之间连接有输入杆,输入杆穿过斜齿轮,所述输入杆与斜齿轮的重合处卡合有瓦套,瓦套与输入杆固定连接,且瓦套与斜齿轮的连接处设有弹簧卡锁,斜齿轮开有与弹簧卡锁适配的圆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直接使用鼻饲灌注器的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中利用压力感应器对液压感应从而计量,避免了人为进行判断时产生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是自动计量自动排气灌食器。
背景技术
灌食器是一种往重症病人的胃管注入流体食物的临床器具。现有的灌食器主要有推杆式灌食器、球囊式灌食器等结构。其中,推杆式灌食器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其主要由接头、针筒、盖帽、胶塞、及推杆等部件组成。使用时,根据临床需要将待灌注的流体食物抽取到针筒后,选择合适的接头与胃管等配合,推动推杆,将流体食物通过胃管注入病人体内。
然而,灌食的具体做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等。现有的是采用鼻胃管用大号手推灌食器分次灌注,这类灌食器的尺寸比普通注射器要大的多,每次灌注之后再重新抽取食物继续灌注,不同的鼻饲患者需要采用不同的灌食器,每次需要更换不同的灌食器,造成了时间上的严重浪费,在灌注时,需要医护人员用力推动,体格弱小的医护人员需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推动,由于手掌受力过大会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费时费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3107732U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物推进器,解决了现有大号手推灌食器存在的费时费力的问题,这种装置包括本体;分别固定在本体两端内部的固定座和支撑块;分别固定在支撑块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固定在支撑块内部的三瓣螺母;连接端安装在本体内部中心的螺杆,螺杆依次伸进后端盖、三瓣螺母和前端盖的通孔内,其另一端为手握端;安装在螺杆连接端的U型块,U型块的开口背向螺杆;安装在后端盖和三瓣螺母的通孔内并套装在螺杆外部的拨块。由于采用了助力结构,通过螺杆与U型块的配合推进食物,只要匀速摇动螺杆即可轻松给鼻饲患者喂食,无需很大的推力,省时省力,又通过拨块与三瓣螺母的配合实现螺杆的快速退回,使喂食过程变得简单容易。
上述方案虽然通过螺杆解决了费时费力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医护人员会产生疲惫感从而无法对灌食剂量进行精准控制,甚至过量的流食会造成患者胃部损伤。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对灌食的计量进行精确控制,避免医护人员凭借感觉产生误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自动计量自动排气灌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推注的推注器、连接推注器的辅助装置和智能计量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横向的管道;
管道内部沿食物的供给方向依次设有摇臂、斜齿轮和贴合推注器的推板,斜齿轮啮合有一组横向放置的丝杆,丝杆的首端固定连接推板,丝杆的尾端连接有阻尼杆;
所述斜齿轮与摇臂之间连接有输入杆,输入杆穿过斜齿轮,所述输入杆与斜齿轮的重合处卡合有瓦套,瓦套与输入杆固定连接,且瓦套与斜齿轮的连接处设有弹簧卡锁,斜齿轮开有与弹簧卡锁适配的圆孔;
所述推注器包括推注杆和空腔,推注杆的外端贴合推板,推注杆位于空腔内的一端包裹有密封垫,密封垫内部设有压力感应器,压力感应器与智能计量装置之间连接有数据线,数据穿过推注杆的中轴线。
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1、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直接使用鼻饲灌注器的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中利用压力感应器对液压感应从而计量,避免了人为进行判断时产生误差。
2、相对于采用感应器进行计量的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斜齿轮与丝杆的配合实现小剂量精准控制,提升了灌食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未经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95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