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土工网垫生态护坡坡面草籽播种量的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9977.4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8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寒;付奇岩;肖成志;景晓昆;黄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02 | 分类号: | 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胡安朋 |
地址: | 300130 天津市红桥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土工 生态 护坡 草籽 播种 确定 方法 | ||
1.三维土工网垫生态护坡坡面草籽播种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三维土工网垫植草护坡地区的流域特性综合参数,简称为CN值:
在公布CN数据表的地区,直接用该地区公布的CN数据表确定三维土工网垫植草护坡地区的CN值;
对于没有公布CN数据表的情况复杂地区,则首先通过测定得到的第i次降雨的降雨量Pi的数据资料和第i次径流深度hi的数据资料,采用如下公式(1)所示的算数平均方法求解确定潜在蓄水能力S,
公式(1)中,Pi为第i次降雨量,其单位为mm,S为潜在蓄水能力,其单位为mm,hi为第i次径流深度,其单位为mm,N为在测定期间的降雨次数,取N=30,
然后将确定的潜在蓄水能力S代入如下公式(2)所示的S与CN的关系式中,确定出该地区的CN值,并且记录在册,作为该地区的新的CN值,
第二步,确定潜在蓄水能力参考值Sre:
把上述第一步中确定的CN值代入到上述公式(2)中,来确定潜在蓄水能力参考值Sre,如下公式(3)所示:
公式(3)中,Sre为潜在蓄水能力参考值,单位为mm;
第三步,确定边坡坡面径流深度h:
边坡坡面径流深度h由以下的公式(4)确定:
h=0,P≤0.2Sre
公式(4)中,h为边坡坡面径流深度,单位为mm,P为该地区在测定期间的年最大降雨量,单位为mm,
鉴于降雨量在生成径流前在植物截流、初渗和填洼蓄水沟构成集水区这三个方面会有一部分初损量,认定这个初损量为0.2Sre,当降雨量小于0.2Sre,就不会产生径流,这在公式(4)中用P与0.2Sre的比较来显示;
第四步,确定边坡土质颗粒最小起动速度vstart:
根据上述第三步中的得到的边坡坡面径流深度h,以及边坡典型土颗粒直径、土体的天然容重以及水容重确定边坡土质颗粒最小起动速度vstart,如下公式(5)所示,
公式(5)中,Dm为边坡典型土颗粒直径,单位为m,γs为土体的天然容重、γw为水容重,两者单位均为kN/m3,公式(5)的计算中边坡坡面径流深度h的单位由mm换算为m;
第五步,确定生态植草坡面各微小区段水头损失hw:
首先,生态植草坡面的植株是均匀排列的,将被测定的生态植草坡面自上而下等分,分别标记为第1个微小区段生态植草坡面、第2个微小区段生态植草坡面、…、第m个微小区段生态植草坡面,每个微小区段生态植草坡面的长度分别为l1、l2、l3…lm,且l1=l2=l3……=lm,由如下公式(6)来确定第m个微小区段生态植草坡面长度lm,
l1=l2=l3=…lm=D+b (6),
公式(6)中,第m个微小区段生态植草坡面长度lm的单位为m,D为植株茎直径,单位为m,b为植株间净距,单位为m,
进一步用如下公式(7)计算生态植草坡面各微小区段水头损失hw,
公式(7)中,hw为各微小区段水头损失,单位为m,n为坡面粗糙系数,vm为坡面径流经过第m个微小区段生态植草坡面的径流平均流速,单位为m/s,vm的大小由下述的第六步中的公式(9)来确定,τ为植物分蘖系数,式中取τ=4,h为上述第三步中求得的边坡坡面径流深度,公式(7)的计算中边坡坡面径流深度h的单位由mm换算为m,D/b为植株径距比,g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m/s2,取g=9.8m/s2;
第六步,确定各微小区段径流平均流速vm:
首先,确定径流流经每一个微小区段时下降的高度,即微小区段坡面高度zm,由如下公式(8)计算,
zm=lmsinθ=(D+b)sinθ (8),
公式(8)中,zm为微小区段坡面高度,单位为m,θ为坡角,单位为°,
然后,根据伯努利能量方程和上述第五步中的公式(7),推出各个微小区段径流平均流速递推公式(9),
公式(9)中,vm-1为边坡坡面径流经过第m-1个微小区段径流平均流速,单位为m/s,取m=1时,v0=0,α为动能修正系数;
第七步,确定坡面径流最大平均流速vmax:
径流自坡顶流经至坡脚,径流平均流速呈现先增大后稳定的变化规律,根据上述第六步中公式(9)进行迭代计算,即通过vm-1求解vm的计算过程,最后得到径流在边坡坡面上的稳定流速,也称为坡面径流最大平均流速vmax;
第八步,确定三维土工网垫植草坡面最优密度ρplant:
根据上述第四步中确定的边坡土质颗粒最小起动速度vstart和上述第七步中确定的坡面径流最大平均流速vmax,令其两者相等为临界条件,并使第七步与本步骤同时进行,得到满足该临界条件时对应的该生态植草坡面的植株径距比D/b,进一步结合植株茎直径D,由如下三维土工网垫植草坡面最优密度计算公式(10)来确定植株最优密度ρplant,
公式(10)中,ρplant为最优植株密度,单位为株/m2,ρplant计算结果不等于整数时,应按照四舍五入法则取整;
第九步,确定生态工程中三维土工网垫植草坡面草籽播种量G:
将草籽重量百分比成活率χ,每粒草籽的平均质量ω和上述第八步中确定的最优植株密度ρplant,代入如下所示的草籽播种量计算公式(11),最终确定生态工程中三维土工网垫植草坡面草籽播种量G,
公式(11)中,G为草籽播种量,单位为g/m2,G的计算结果按照四舍五入法则,保留一位小数,ω为每粒草籽的平均质量,单位为g,χ为草籽重量百分比成活率,考虑极端天气和动物破坏因素,χ取值范围为1%~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997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