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USB Type-C有源线缆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50769.6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2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东;肖勇;岳士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硅谷数模(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硅谷数模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G06F1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霍文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usb type 有源 线缆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USB Type‑C有源线缆,该USB Type‑C有源线缆包括接头和线缆本体,接头的接头电路包括数据线、CC1线、CC2线、E‑mark芯片和中继器,E‑mark芯片与CC1线电连接,且E‑mark芯片与CC2线电连接,中继器与数据线通信连接,中继器用于对数据线传输的信号进行信号补偿,信号通过数据线输入中继器,通过中继器内部的时钟重构信号,使其信号传输能量增加,实现数据的恢复之后,然后再此按照串行通道把信号发送出去,然后再继续传输,可以减轻信号的抖动,相当于补偿了前级所有信号衰减,从而可以延长高速信号线长度,实现高速信号长距离传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有源线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USB Type-C有源线缆。
背景技术
USB Type-C(也作USB-C)是一种全新的USB接口形式,支持最新的USB 3.2标准。全功能的USB-C线缆可支持单信道10Gbps的USB 3.2 Gen2标准数据吞吐量。同时也支持DisplayPort 1.4标准,在每路显示输出中线缆支持四信道,每信道数据传输率可达8.1Gbps。现有的有源USB Type-C线缆由于超高传输速率限制长度一般在1m以内,随着越来越多的影音设备和显示设备将USB-C接口作为标准接口,以及VR设备的迅速普及,有源USBType-C线缆应用场景迅速增长,1m的长度远远不能满足使用场景要求,2~5m长有源USBType-C线缆有着广泛的需求。
由于USB-C标准发展比较快,目前应用有源USB Type-C线缆存在两个现状:
1)支持有源USB-C线缆标准设备在与有源USB-C线缆组成的系统可以实现设备与线缆的信息交互,标准规定USB-C主机(或设备)识别有源USB-C线缆后,通过CC通道,使用线缆专用的报文与有源线缆上E-mark芯片通信,配置线缆,从而实现线缆的功能转换和延伸,线缆作为系统中的连接也能获得系统工作信息。
2)早期不支持有源USB-C线缆标准的设备与有源USB-C线缆组成的系统则无法正常工作,不能识别有源线缆,更不能对其进行通信配置,有源线缆功能不能实现。
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只是用来加强对本文所描述技术的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背景技术中可能包含某些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并未形成在本国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SB Type-C有源线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有源USB Type-C线缆无法实现高速信号长距离传输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USB Type-C有源线缆,所述USB Type-C有源线缆包括接头和线缆本体,所述接头的接头电路包括数据线、CC1线、CC2线、E-mark芯片和中继器,所述E-mark芯片与所述CC1线电连接,且所述E-mark芯片与所述CC2线电连接,所述中继器与所述数据线通信连接,所述中继器用于对所述数据线传输的信号进行信号补偿。
可选地,所述USB Type-C有源线缆包括两个接头,在两个所述接头均为公头的情况下,任意一个所述公头的电路为所述接头电路;在一个所述接头为公头且另一个所述接头为母头的情况下,所述母头的电路为所述接头电路。
可选地,所述E-mark芯片包括:监测模块,用于监听所述CC1线的通信信息且检测所述CC2线的状态信息,或者,检测所述CC1线的状态信息且监听所述CC2线的通信信息;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信信息和所述状态信息控制所述中继器的传输方向和工作模式,使得所述中继器对所述数据线传输的信号进行信号补偿。
可选地,所述中继器包括第一信号序列和第二信号序列,在所述接头为母头的情况下,所述监测模块还用于监测所述母头的插接方向,所述插接方向包括正插和反插,在所述插接方向为正插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中继器采用所述第一信号序列进行信号传输;在所述插接方向为反插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中继器采用所述第二信号序列进行信号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硅谷数模(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硅谷数模国际有限公司,未经硅谷数模(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硅谷数模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07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