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花蒿烯内酯A-S和多花蒿素A-G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51045.3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45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陈纪军;唐爽;耿长安;张心湉;马云保;黄晓燕;李天泽;张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307/93 | 分类号: | C07D307/93;C07D493/08;C07D493/10;C07D493/04;C07D493/18;C07D307/92;C07D317/54;C07D407/14;C07C49/757;C07C45/78;C07C45/79;C07C69/732;C07C67/48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马晓青 |
地址: | 65020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花蒿烯 内酯 多花蒿素 及其 药物 组合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结构式(I)所示26个新化合物,多花蒿烯内酯A‑S(artemyrianolidesA‑S,1‑19)和多花蒿素A‑G(artemyrianins A‑G,20‑26),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涉及药物技术领域。该类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Huh7和SMMC‑7721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能够与可药用载体或赋型剂组成药物组合物,能够用于制备抗肝癌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多花蒿烯内酯A-S(artemyrianolides A-S,1-19)和多花蒿素A-G(artemyrianins A-G,20-26),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恶性程度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90%~95%为肝细胞癌(HCC),其他为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和混合型肝癌等。据最新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肝癌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每年全球肝癌新发病例数约80万,而死亡病例数则超过78万,其中约一半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发生在我国。HCC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单靠手术切除或局部治疗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而且HCC患者多数具有基础肝病(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恶性程度高,起病隐匿,发展迅速,就诊时多数已为中晚期,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导致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因而目前提倡多学科参与、多种方法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
HCC最有效的根治方法是手术切除,但80%的病例发现时已属中晚期,且多半合并肝硬化及肝功能异常,失去了手术切除治疗的最佳时机。HCC非手术内科治疗分为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其中,局部治疗方法目前主要包括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消融术和放射治疗;HCC全身治疗主要包括系统化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以及免疫与基因治疗。然而,由于HCC本身的复杂性,临床需要上述多学科综合的方法来应对其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严重程度下的治疗需求。迄今HCC的治疗手段以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和放射性治疗为主,但由于这些方法的毒副作用以及化疗药物耐药等复杂情况显著影响患者预后并限制了治疗方案的选择。因此,提高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同时降低毒副反应是今后治疗HCC的方向之一,而补充医学与替代医学在该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有报道具有抗肝癌作用的天然产物主要有黄酮类、生物碱类、萜类及醌类等,且它们可以作用于HCC的不同发展阶段和靶点。众多研究也证实,对于晚期肝癌患者,天然药物及其复方能够在其接受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或者化学治疗后,减弱毒副反应、缩小肿瘤尺寸、增强免疫能力和提高生存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10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