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电缆护套生产用截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1155.X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0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申许民;李胜育;陈伟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思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1/00 | 分类号: | B21F11/00;B08B15/04;B65H54/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8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电缆 护套 生产 截断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电缆护套生产用截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座、截断机构和收卷机构,所述截断机构和收卷机构均固定安装于底座的顶部,所述截断机构包括设备箱,所述设备箱内腔顶部的一侧通过连接块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底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本发明涉及电缆加工技术领域。该通信电缆护套生产用截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对通信电缆截断时,能够将截断处端口的护套的上下部位各开割一个缝口,使得通信电缆在使用时,不用借助辅助工具就能够快速的将端口处的护套扯断,从而让内芯漏出,提高了后期安装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整个截断过程为全机械化驱动操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信电缆护套生产用截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通线电缆是传输电话、电报、传真文件、电视和广播节目、数据和其他电信号的电缆。由一对以上相互绝缘的导线绞合而成。通信电缆与架空明线相比,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稳定性高、保密性好、少受自然条件和外部干扰影响等优点,在通讯电缆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通讯电缆以及护套进行截断,从而对其收卷包装,现有的通信电缆护套生产用截断装置还存在以下不足:
1、在对通信电缆截断时,是对电缆的内芯以及护套进行同步截断,从而在后期工作人员使用该电缆时,需要将电缆端口处的护套剥去,由于护套紧贴内芯,导致剥离十分困难,严重影响电缆安装以及铺设的工作效率;
2、在对通信电缆以及护套批量化进行截断时,在作业现场会产生大量金属以及塑料废屑,这些废屑若被工作人员吸入体内,则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电缆护套生产用截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通信电缆护套生产用截断装置在截断时没有对端口处的护套做预处理,导致后期使用时端口处的护套难以剥离,没有对截断时产生的废屑进行集中回收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通信电缆护套生产用截断装置,包括底座、截断机构和收卷机构,所述截断机构和收卷机构均固定安装于底座的顶部,所述截断机构包括设备箱,所述设备箱内腔顶部的一侧通过连接块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底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截断刀,所述设备箱内壁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接料箱,所述接料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操作台,并且操作台的顶部开设有截断槽,所述截断槽内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锯齿块,所述操作台的内部开设有导料通道,并且导料通道的底部与接料箱的内部连通,所述设备箱的顶部且位于操作台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外皮套切断刀,所述横板的底部且位于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三电动伸缩杆,并且第三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与第一外皮套切断刀相配合使用的第二外皮套切断刀,所述操作台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导线板,所述导线板的顶部开设有导线槽,并且导线板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外皮套切断刀相配合使用方孔。
优选的,所述设备箱内腔的底部且位于接料箱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并且支撑架的背面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导线滚轮,所述导线滚轮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所述设备箱内腔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设备箱内腔的顶部且位于横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四电动伸缩杆,所述第四电动伸缩杆的底端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压线滚轮。
优选的,所述设备箱内壁的两侧通过连接块固定安装有导线套,所述设备箱的两侧均开设有开口。
优选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底箱和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的两侧均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支撑板,并且支撑板的底部与底箱内壁的底部接触,所述底箱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支撑板相配合使用的限位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思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思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11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