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管同步多刀定距切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1186.5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4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平;朱凯;孙增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实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21/00 | 分类号: | B23D21/00;B23D19/06;B23D3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张艳 |
地址: | 22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同步 多刀定距 切割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同步多刀定距切割装置,具体为顶部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滑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滑动板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板,每个竖板中心均开设有螺纹孔,且在各自的螺纹孔中分别贯穿一根丝杆,另一端穿过竖板,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切割电机,第一切割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切割刀,两个移动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切割电机,两个第二切割电机的输出轴均驱动连接第二切割刀。本发明可以一次将钢管主体切割成三段,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管切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管同步多刀定距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切割是一种物理动作,狭义的切割是指用刀等利器将物体切开;广义的切割是指利用工具,如机床、火焰等将物体,使物体在压力或高温的作用下断开,切割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钢管的加工生产中需要对钢管切割。
现有的对钢管切割一般都是单刀进行切割,且定距不太便利,定距测量耗时较长,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我们提出一种钢管同步多刀定距切割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对钢管切割一般都是单刀进行切割,且定距不太便利,定距测量耗时较长,降低了工作效率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钢管同步多刀定距切割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管同步多刀定距切割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顶部气缸,所述顶部气缸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滑动板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板,每个所述竖板中心均开设有螺纹孔,且在各自的螺纹孔中分别贯穿一根丝杆,所述固定板朝向两侧的丝杆分别设置有轴承,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在轴承中心,另一端穿过竖板,且设置有旋钮;
所述竖板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上方设置有滑块,滑块置于滑动板的下表面的滑轨中,
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切割电机,所述第一切割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切割刀,两个移动板(8)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切割电机,两个第二切割电机的输出轴均驱动连接第二切割刀;
所述固定架的一组水平向对面为敞口,该敞口所在面与钢管的移动方向平行,所述敞口中安装有旋转门。
通过转动丝杆可以节两个第二切割刀与第一切割刀之间的距离,可以实现对钢管主体定距切割,且置了两个第二切割刀和第一切割刀,可以一次将钢管主体切割成两段,且两段距离相同,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固定腔室底部内壁上的螺纹轴,固定腔室底部内部设置有轴承,螺纹轴的底部贯穿在该轴承中,所述螺纹轴的顶端延伸至固定座的顶部上方并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螺纹轴贯穿螺纹板,且与螺纹板螺纹连接,两个固定座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螺纹板的一侧延伸至固定座外部,所述螺纹板与支撑板的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两个弧形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钢管主体的顶部和底部紧密贴合。
通过螺纹轴的转动可以使螺纹板带动螺纹板上的弧形夹板向下移动,进而可以使两个弧形夹板对钢管主体进行夹持固定,这样可以防止在切割时,钢管主体会发生位移,造成切割不精准,影响切割质量。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竖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杆,四个伸缩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移动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设置伸缩杆,可以使移动板能够平稳移动,不会发生位置偏移。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板的两侧分别延伸至两个滑槽内并分别与两个滑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滑槽可以减小摩擦力,使滑动板移动更加平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实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实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11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IPM动态参数测试夹具
- 下一篇:一种耐老化耐磨的轻型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