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汽车车身结构补强板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1505.2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8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孙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程(武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15/20;B32B27/04;B32B27/36;B32B37/10;B32B38/00;B32B38/08;B32B38/16;B62D2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新慧恒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4 | 代理人: | 谢隽雯 |
地址: | 43009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汽车 车身 结构 补强板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高强度汽车车身结构补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合金构件(1)以及粘结设置在合金构件(1)上下表面的碳纤维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汽车车身结构补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构件(1)的厚度为2mm~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汽车车身结构补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构件(1)为铝合金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汽车车身结构补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板(2)包括五层粘合设置的碳纤维复合材料(3),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3)之间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3)与合金构件(1)之间均通过聚酯树脂(4)粘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度汽车车身结构补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3)的厚度为0.1mm~0.2mm,所述碳纤维板(2)的厚度为1mm~1.4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度汽车车身结构补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3)采用平面编制的方式制成。
7.一种高强度汽车车身结构补强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0、合金构件毛坯件的制造:选择合适的合金板材,通过冲压制出相应的合金构件的毛坯件;
S200、合金构件毛坯件的精加工:根据零件的尺寸以及技术要求对合金构件的毛坯件进行适当的精加工,得到最终的合金构件半成品件;
S300、合金构件半成品件的表面处理:通过喷砂处理除去合金构件成品表面的固态杂质,然后采用有机溶剂对合金构件表面进行清洗,除去合金构件上的油渍等杂质,得到合金构件的成品件;
S400、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铺设:将编织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浸润在聚酯树脂溶液中,然后将附有聚酯树脂的碳纤维材料铺设在合金构件成品件的上下表面,且合金构件成品件的上下表面均铺设五层碳纤维复合材料;
S500、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压实:将铺有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合金构件置于热冲压模中,通过冲压、保压、降压等一系列操作后,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完全压紧粘合在合金构件上,使得合金构件上下表面均形成碳纤维板,形成补强板半成品件;
S600、补强板半成品件的精加工:将补强板半成品件四周多余的碳纤维板边料进行裁剪修理,得到最终的补强板成品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程(武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程(武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15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事件抽取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层颈口结构的液氮生物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