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金属纤维在PHC混凝土管桩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1535.3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5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鑫管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1/68 | 分类号: | B28B21/68;B28B1/52;B28B11/24;B28B21/90;B28C5/18;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厦门福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5 | 代理人: | 陈远洋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金属 纤维 phc 混凝土 使用方法 | ||
非金属纤维在PHC混凝土管桩使用方法,其由硅酸水泥450‑550kg/m3、砂石1100‑1200kg/m3、细沙700‑750kg/m3、煤灰20‑50kg/m3、玻璃纤维20‑50kg/m3、隔热棉3‑5kg/m3、复合无绒布20‑50kg/m3、高效减水剂2.3‑2.5kg/m3混合掺水150‑180kg/m3组成,本发明所制备的PHC混凝土管桩单桩强度达到2200KN,可以满足地下岩层硬度较大环境打桩不至破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桩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非金属纤维在PHC混凝土管桩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开始大量应用于铁道系统,并扩大到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冶金、港口、公路等领域。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地质条件适合管桩的使用特点,管桩的需求量猛增,从而迅速形成一个新兴的行业。据不完全统计,到2007年年底,全国已有400多家管桩生产企业(不含台湾地区厂家),生产各类管桩2.5亿米左右,产值达300多亿人民币。同时为管桩行业配套的辅助产品年产值也近250亿元,成为一个富有朝气的新兴产业,目前管桩已占全国水泥制品行业产值的50%左右。
现有管桩单桩承载力一般在1800KN,而针对某些地下需要打桩区域,现有单桩承载力无法满足需求,管桩在打桩时候容易破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非金属纤维在PHC混凝土管桩使用方法通过增加非金属纤维材料提高管桩单桩承载力,满足特殊岩层打桩使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非金属纤维在PHC混凝土管桩使用方法,其由硅酸水泥450-550kg/m3、砂石1100-1200kg/m3、细沙700-750kg/m3、煤灰20-50kg/m3、玻璃纤维20-50kg/m3、隔热棉3-5kg/m3、复合无绒布20-50kg/m3、高效减水剂2.3-2.5kg/m3混合掺水150-180kg/m3组成,其使用方法如下:
(1)第一步混合:将硅酸水泥、砂石、细沙、煤灰、高效减水剂和水按上述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均匀,直至搅拌后沙砂不具备流动性;
(2)第二步混合:将第一步混合后的砂浆按上述比例置入玻璃纤维、隔热棉、符合无绒布,然后将砂浆使用滚筒式搅拌机将玻璃纤维、隔热棉、复合无绒布均匀分布于砂浆中;
(3)入料:将加工后的钢筋笼使用行车移动至入料区管桩下模,将第二部混合后的砂浆进入管桩下模中,然后盖上管桩上模进行合模;
(4)离心:合模后使用行车将其放置于离心机上高速离心;
(5)高压蒸养:将离心后的管桩模具使用行车吊装至蒸养池蒸养;
(6)拆模取桩:将蒸养管桩模具吊运至拆模区拆模,然后使用行车将管桩取出。
作为优选,所述的玻璃纤维、隔热棉、复合无绒布为宽度1-3mm、厚度1mm、长度100-1000mm。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制备的PHC混凝土管桩单桩强度达到2200KN,可以满足地下岩层硬度较大环境打桩不至破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鑫管桩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鑫管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15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过蒸汽供热的地暖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效贴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