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沉浮式宽频带单/多舱球海底地震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51857.8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5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平;华清峰;张浩然;李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1/38 | 分类号: | G01V1/38;G01V1/24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川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73 | 代理人: | 孙俊业 |
地址: | 266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浮 宽频 多舱球 海底 地震仪 | ||
1.一种自沉浮式宽频带单/多舱球海底地震仪,包括一个或多个玻璃仪器舱球以及设于玻璃仪器舱球底部的镇重锚,所述玻璃仪器舱球内设置有水声控制电路板、全姿态高频检波器、GPS、电池组、电子罗盘、水声通讯模块,其特征在于:在玻璃仪器舱球与镇重锚之间设置有用于回收该玻璃仪器舱球的升降控制机构,所述升降控制机构包括一升降控制舱,在升降控制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用于调节升降控制舱浮力大小的第一浮力调节舱、第二浮力调节舱,所述第一浮力调节舱、第二浮力调节舱分别包括第一浮力调节腔、第二浮力调节腔,在第一、二浮力调节腔内分别设置有用于改变两浮力调节腔内部容积大小的第一、第二调节装置,所述升降控制舱包括一控制腔室,在控制腔室内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第二调节装置运行的动力系统,所述升降控制舱与第一、二浮力调节舱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当第一、二浮力调节腔的浮力达到最大值时,持续增加浮力的增容调控装置,在控制腔室内设置有与所述动力系统信号连接的用于控制第一、第二调节装置运行状态的信号控制系统,所述第一、二调节装置包括分别开设在第一、二浮力调节舱上并与第一、二浮力调节腔联通的进排水孔,以及分别与第一、二浮力调节腔的内壁连接的用于驱动海水经进排水孔进入或排出第一、二浮力调节腔的第一活塞体及第二活塞体,所述增容调控装置包括当第一、二活塞体分别自第一、二浮力调节腔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并持续移动推动第一、二浮力调节舱远离升降控制舱时,在升降控制舱与第一、二浮力调节舱的连接处形成的第一、二增容腔,以及在升降控制舱与第一、二浮力调节舱的连接处的外端缘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第一、二增容腔的环形折叠伸缩密封膜,所述第一、二增容腔内分别设置有用于导向第一、二浮力调节舱向外移动及辅助支撑环形折叠伸缩密封膜的第一、二环形支撑导向筒,所述第一、二环形支撑导向筒的一端均与升降控制舱固定,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浮力调节舱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沉浮式宽频带单/多舱球海底地震仪,其特征是:所述动力系统包括一具有主动锥齿轮的伺服电机,以及分别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锥齿轮、第二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一、二从动锥齿轮分别连接有当主动锥齿轮转动时推动第一、二活塞体在第一、二浮力调节腔内移动的第一三级伸缩式滚珠丝杠、第二三级伸缩式滚珠丝杠,在控制腔室内设置有与伺服电机电连接的蓄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沉浮式宽频带单/多舱球海底地震仪,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控制舱包括一具有开口的控制舱壳体,在控制舱壳体上设置有一用于密封开口的盖体,所述第一、二浮力调节舱分别包括环形结构的第一、二调节舱筒体,在第一、二调节舱筒体的两端开口处分别设置有用于密封第一、二调节舱筒体的第一内、外端盖及第二内、外端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沉浮式宽频带单/多舱球海底地震仪,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三级伸缩式滚珠丝杠、第二三级伸缩式滚珠丝杠分别自控制腔室穿过控制舱壳体及第一、二内端盖与第一活塞体及第二活塞体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沉浮式宽频带单/多舱球海底地震仪,其特征是:所述进排水孔设置一个或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沉浮式宽频带单/多舱球海底地震仪,其特征是:所述玻璃仪器舱球的底部设置有一与其仿形配合连接的连接基座,升降控制机构设于连接基座的底部,镇重锚安装在升降控制机构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未经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185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系统窗
- 下一篇:一种新型印刷机构的自动接料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