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装置的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和充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2677.1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9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寿永刚;朱明伦;彭靖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彬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装置 控制系统 及其 方法 | ||
充电装置的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和充电方法,控制系统包括充电装置、储能装置及电力线。充电装置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收发单元、第一电力传输端口。储能装置包括第二控制器、第二收发单元、第二电力传输端口。第一控制器发送检测信号至第一收发单元。第一收发单元发送包括检测信号的第一载波至第二收发单元。第二收发单元将检测信号传给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根据检测信号回传辨识信号给第二收发单元。第二收发单元发送包括辨识信号的第二载波至第一收发单元。该第一控制器根据该辨识信号辨识该充电装置和该储能装置之间的兼容性而产生兼容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系统及其方法,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充电装置的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充电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各种需要电力的装置有更多可能的应用。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计算机等装置在应用最新式的充电技术时,已经可以提供一天或多天的操作使用。电动车辆在应用最新式的充电电池时,已经能有足够的行驶距离,可以提供日常生活使用。
充电往往需要以充电器进行充电。然而,使用充电器进行充电时潜在着过热、损毁、起火、爆炸等风险。装置若以不适合的充电器进行充电,更会大幅提高发生意外的机会。因此,如何对充电装置提供保护、提高可靠性,实为本领域相关人员所关注的焦点。
“先前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在“先前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知道的现有技术。在“先前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发明申请前已被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知晓或认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装置的控制系统,可以提高充电装置的可靠度以及安全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充电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充电方法,可以提高充电装置的控制系统的可靠度以及安全性。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本发明的充电装置的控制系统包括一充电装置、一储能装置及一电力线。该充电装置包括一第一控制器、一第一收发单元、一第一电力传输端口。该第一收发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一控制器。该第一电力传输端口耦接该第一收发单元。该储能装置包括一第二控制器、一第二收发单元、一第二电力传输端口。该第二收发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二控制器。该第二电力传输端口耦接该第二收发单元。该电力线电性连接该第一电力传输端口和该第二电力传输端口。该电力线、该第一电力传输端口及该第二电力传输端口形成一传输路径。该控制系统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该第一控制器发送一第一检测信号至该第一收发单元。该第一收发单元经由该传输路径发送包括该第一检测信号的一第一载波至该第二收发单元。该第二收发单元将该第一检测信号传给该第二控制器。该第二控制器根据该第一检测信号回传一第一辨识信号给该第二收发单元。该第二收发单元经由该传输路径发送包括该第一辨识信号的一第二载波至该第一收发单元。该第一控制器根据该第一辨识信号辨识该充电装置和该储能装置之间的兼容性而产生一第一兼容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该控制系统还执行以下操作:该第二控制器发送一第二检测信号至该第二收发单元。该第二收发单元经由该传输路径发送包括该第二检测信号的一第三载波至该第一收发单元。该第一收发单元将该第二检测信号传给该第一控制器。该第一控制器根据该第二检测信号回传一第二辨识信号给该第一收发单元。以及该第一收发单元经由该传输路径发送包括该第二辨识信号的一第四载波至该第二收发单元,该第二控制器根据该第二辨识信号辨识该充电装置和该储能装置之间的兼容性而产生一第二兼容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该充电装置通过该电力线传输一电力至该储能装置,该第一载波及该第二载波是负载于该电力的载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26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