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片车车身及管片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2799.0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9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孛琪山;李剑佩;闫立宏;张飞飞;张任远;靳永强;俞长英;武姣姣;班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00 | 分类号: | B61D3/00;B61H1/00;B61D47/00;E21D1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王欢;刘芳 |
地址: | 73005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片 车车 | ||
1.一种管片车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所述管片车车身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连接部和第二支撑部;
所述连接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宽度和/或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宽度,以使所述管片车车身在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形成容纳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片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片车车身在宽度方向上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侧边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共同围成所述容纳区域,和/或,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侧边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共同围成所述容纳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片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顶面低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顶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顶面,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之间具有第一连接段,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具有第二连接段;
所述第一连接段的表面高度由靠近所述第一支撑部向靠近所述连接部逐渐减小,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段的表面高度由靠近所述第二支撑部向靠近所述连接部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片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表面形成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二连接段的表面形成第二支撑面;
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均为平面;
或,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均为弧面,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的弧面的弧度与待支撑管片的弧度相适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片车车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以及所述连接部的顶面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上。
6.一种管片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走行机构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片车车身,所述走行机构设置在所述管片车车身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走行组件,至少两个所述走行组件沿所述管片车车身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走行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管片车车身上的车轴以及设置在所述车轴两端的轮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片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锁定所述走行机构的驻车机构,所述驻车机构设置在所述管片车车身上靠近所述走行机构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件和刹车件;
所述驱动件连接在所述管片车车身上,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刹车件沿靠近或远离所述轮毂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刹车件抵紧或脱离所述轮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刹车件之间设置有连动组件,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刹车件通过所述连动组件连接;
所述连动组件包括连动杆和从动杆,所述连动杆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连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从动杆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管片车车身上;
所述刹车件连接在所述从动杆的中段,所述刹车件的刹车面朝向所述轮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279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通信方法、装置、中继设备及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