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湿快干型复合纱线、其制备方法和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53137.5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32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宋辉辉;李景川;曾国坪;赵尚振;郭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4B1/14;D01F2/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颖 |
地址: | 361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干 复合 纱线 制备 方法 面料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湿快干型复合纱线、其制备方法和面料,该复合纱线由微纳米纤维和棉纤维复合纺制得到;所述微纳米纤维成分为丙烯酸改性醋酸纤维素;所述微纳米纤维占复合纱线的质量百分比为8~10%。本发明所述的丙烯酸改性醋酸纤维素微纳米纤维具有优良的吸湿性和极大的比表面积,当人体出汗时,通过其带来的差动毛细效应等,能迅速将汗液导出并蒸发,使棉型纱线的导湿快干性大大增强。并且,控制所述微纳米纤维在复合纱线中的特定占比,最佳的平衡了纱线的导湿快干能力和微纳米纤维分布的均匀性。本发明主要通过物理方式改善纱线及面料的导湿速干性,功能持久,且对所制面料的舒适性无影响。此外,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简单、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湿快干型复合纱线、其制备方法和面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中国体育市场高速增长,参与健身、跑步、瑜伽等日常健身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对运动服饰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服装的舒适性和环保性。因此,开发以棉纤维为主的环保服装面料成为了各大体育运动品牌研发的一个热点。
棉纤维来源于大自然,是一种天然环保的纤维,且吸湿性好,亲肤,非常适合贴身穿着。但是,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大量出汗时,棉纤维会发生吸湿溶胀,棉织物透气性下降并粘贴在人体皮肤上;同时,水分在面料中的扩散速度较慢,使得汗液比较容易聚集在面料中,造成人体严重不适的湿冷感。因此,提高棉型面料的导湿快干性能,同时又保持棉纤维织物原有的舒适性,成为了各运动品牌需要攻克的一个难题。
改善棉型面料导湿快干性能的传统方法一般是对面料进行化学处理,例如,对面料反面进行不连续的拒水涂层,使面料呈现出单向导湿的效果。或者,在定型过程中对面料进行树脂整理,对棉纤维上的亲水羟基进行封端。但是,上述化学处理的方式对面料的触感等有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面料的舒适性,并且存在不耐洗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导湿快干型复合纱线、其制备方法和面料,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纱线制成面料,具有较好的导湿快干性能,功能持久且面料舒适性良好。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湿快干型复合纱线,其由微纳米纤维和棉纤维复合纺制得到;所述微纳米纤维成分为丙烯酸改性醋酸纤维素;所述微纳米纤维占复合纱线的质量百分比为8~10%。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湿快干型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原棉短纤维进行开清棉工序,制成棉束;
将醋酸纤维素粉末和丙烯酸粉末混合溶于溶剂,得到纺丝溶液;所述溶剂为丙酮和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S2、将步骤S1得到的棉束进行梳棉,在梳棉形成棉网的过程中,将所述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使形成的微纳米纤维与棉网复合,制成复合棉条;所述微纳米纤维占复合棉条的质量百分比为8~10%;
S3、将步骤S2得到的复合棉条依次经过精梳、并条、粗纱和细纱,得到导湿快干型复合纱线。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将醋酸纤维素粉末先溶于溶剂得到醋酸纤维素溶液,再加入丙烯酸粉末进行共混,得到纺丝溶液;所述纺丝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2-14wt%。
优选地,所述步骤S1的共混体系中丙烯酸/醋酸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0/90~20/80;所述共混的温度为40℃~60℃。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梳棉的车速为10~20m/min;所述静电纺丝的施加电压为15~20kV;所述静电纺丝的喷头距棉网的距离为20~30cm。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静电纺丝的环境温度为20~30℃,湿度为50%~60%;所述静电纺丝的单喷头出丝量为90~100g/h。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料,由前文所述的导湿快干型纱线织造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安踏(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31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