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先隧后站管幕洞桩法开挖车站结构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53558.8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7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胡俊;胡庄;黄吉俪;刘文博;陈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E21D9/00;E21D11/08;E21D11/10;E21D11/12 |
代理公司: | 济南领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6 | 代理人: | 王吉勇 |
地址: | 570228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先隧后站管幕洞桩法 开挖 车站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先隧后站管幕洞桩法开挖车站结构的施工方法,施工时其上下两层分别设置四个导洞,其中上层导洞中有一先行导洞,利用先行导洞作为管幕打设的工作空间,先行导洞和四个下部导洞上方无管幕支护,设有初期支护且为拱顶直墙结构,导洞作为边桩、中柱钢管柱的工作空间,在管幕打设完成后,上层其余三个上部导洞采用平顶直墙结构开挖。兼适用于浅埋深埋车站开挖,保证了环境设施几乎不受影响,进而也节约了经济成本,具有极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能够广泛应用到类似工程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先隧后站管幕洞桩法开挖车站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地铁工程建设中,由于城市中心区拆迁工作难度大,拆迁缓慢,不能按时拆迁交地,因此导致地铁车站区间不能按计划工期开工,甚至严重滞后,影响到全线贯通目标的实现,必要采用先隧后站的方式施工。既有的工法多为先隧后站结合明挖法或矿山法,但明挖法会极大地影响到地下管道等环境设施且土方开挖量很大,矿山法施工过程缓慢,建设周期长,机械化程度低,耗用劳动力。所以先隧后站结合洞桩法能解决一定问题,但是传统洞桩法是采用拱顶直墙结构形式,能解决一定的土方开挖量问题和对上部建构筑物影响相对较小,但仍然存在影响地下管道等环境设施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先隧后站管幕洞桩法开挖车站结构的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先隧后站管幕洞桩法开挖车站结构的施工方法,其施工工艺如下:
S1.施做初期支护并开挖先行导洞,打设管幕做超前支护
1)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做初期支护
a.封闭工作面,超前小导管钻孔前,对掌子面及附近5m范围内坑道喷射5-10cm厚混凝土封闭;
b.设置超前小导管,小导管插入后应外露一定长度,以便连接注浆管,并用塑胶泥(40Be水玻璃拌42.5 MPa水泥)将导管周围孔隙封堵密实;
c.注浆,注浆压力一般为0.5~1.0 MPa,止浆塞应能经受注浆压力。控制好注浆量,即每根导管内已达到规定注入量时,就可结束;若孔口压力已达到规定压力值,但注入量仍不足时,也应停止注浆;
d.注浆效果检查,注浆结束后,应采用分析法、检查孔法或声波监测法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查,如未达到要求,应进行补孔注浆;
2)开挖导洞
做好预注浆后,开挖导洞,先行导洞需要最先开挖,用作打设管幕的施工空间,各初期支护洞室纵向开挖间距大于等于1.5倍洞室高度,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固程度;
3)管幕打设
管幕施工工序主要包括施工前准备、机械设备就位、钢管顶入、钢管连接、密封注浆及补偿注浆,其控制要点如下:桩基放样→桩位复测→桩机就位进场→钢管桩插入→打桩、焊接→桩孔取土→混凝土制备→桩体填芯→施工资料整理。
S2.盾构掘进过站,步骤S1、步骤S2的前后顺序互不影响,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先后顺序,以保证整个工期时间可控并在预期范围内。
S3.盾构隧道与拟建车站区域连接的端头管片内进行加固并做密封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35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