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箱型钢柱灌芯混凝土泵送顶升机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3661.2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6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高洪政;王伟伟;王孝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E04G2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亮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钢 柱灌芯 混凝土泵 送顶升 机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箱型钢柱灌芯混凝土泵送顶升机构及施工方法,包括:灌芯混凝土支撑钢柱;靠近灌芯混凝土支撑钢柱底端的侧壁上开设有注浆进料孔;注浆进料孔连接有进料支管;进料支管连接注浆装置;进料支管上设置防回流装置。本发明的顶升法施工方法是在钢柱下端设置一个带有防回流装置的进料支管,直接与泵车的输送管相连,将混凝土自下而上的连续灌入钢柱内,且无需振捣就能将钢柱内所有空隙填充完全。在混凝土顶升到设计标高要求时停止泵送并立即关闭防回流装置。顶升法施工实现了操作灵活、安全可靠,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保障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中箱型钢柱灌芯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箱型钢柱灌芯混凝土泵送顶升机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钢结构工程箱型钢柱灌芯混凝土施工中,采用导管浇筑法,即从矩形钢柱上口插入上端带有料斗的钢制导管,从钢柱上端灌入混凝土,混凝土顺导管而下,边退边完成钢柱内混凝土浇筑,此浇筑方法在浇筑前应控制导管下口距钢柱底部的距离以保证混凝土能自由灌入,导管与钢柱内水平内隔板浇筑孔的侧隙宽度应大于混凝土振捣棒的直径,确保振捣棒能深入到钢柱下端。当钢柱截面尺寸偏小时要采用外壁附着式振捣器振捣,但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钢柱外包混凝土结构,钢柱高度多为三层及以上的高度,而灌芯又要求一次性浇筑时,此种方法就不可行。
针对钢柱外包混凝土结构的情况,改进为手工逐段浇筑法,即混凝土自钢柱上口灌入,用振捣器振捣密实,混凝土一次灌注高度不能超过1.5m,并插入振捣棒振捣30s以上以确保混凝土将钢柱内部填充密实,虽然该方法简单可行,但因为其操作笨重,需用人力较大,占用机械设备较多,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逐段浇筑情况下施工缓慢,施工质量不能有效控制等原因,不能作为一种高效的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箱型钢柱灌芯混凝土泵送顶升机构,包括:灌芯混凝土支撑钢柱;
靠近灌芯混凝土支撑钢柱底端的侧壁上开设有注浆进料孔;
注浆进料孔连接有进料支管;
进料支管连接注浆装置;
进料支管上设置防回流装置。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进料支管连接刀型闸阀的输出端;
刀型闸阀的输入端通过泵送管连接混凝土车载泵。
刀型闸阀全部开启时阀门的内管径大于泵送管的2/3管径。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灌芯混凝土支撑钢柱竖直设置;
进料支管与灌芯混凝土支撑钢柱之间的夹角范围为40°到5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箱型钢柱灌芯混凝土泵送顶升施工方法,方法包括:
将进料支管与灌芯混凝土支撑钢柱底端侧壁上的注浆进料孔连接;
将进料支管通过泵送管连接至注浆装置;
在进料支管上安装防回流装置;
选用预设输出功率的泵车作为注浆装置进行泵送混凝土注浆料。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在将进料支管与灌芯混凝土支撑钢柱底端侧壁上的注浆进料孔连接步骤中,
进料支管选用与泵送管同规格型号、同材质的钢管;
进料支管端头斜切切平,斜切角度为45°;
将进料支管斜切面倾斜向下与灌芯混凝土支撑钢柱的注浆进料孔对接,并采用气保焊焊接固定。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方法还包括:
在进料支管与泵送管之间安装刀型闸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36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