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楼宇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54396.X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70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赵锂;霍新霖;李茂林;赵德天;梁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C1/122 | 分类号: | E03C1/122;E03C1/298;E03F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杨光 |
地址: | 1000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宇 排水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楼宇排水系统,属于建筑给水排水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重力排水系统应用在楼宇系统的地下室排水,无法防止发生倒灌的问题。楼宇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止回系统,排水止回系统设置于地下室排水干管上;还包括立管、地面支管、地下室支管和地下室排水干管;地面支管设置于地面以上各楼层中,地下室支管和地下室排水干管设置于地下室中,地面支管和地下室支管均与本层的排水器具连接;地面支管和地下室支管与立管连通,所有支管接入立管后,立管的出水口与地下室排水干管的进水口连接,地下室排水干管的出水口与排水止回系统连接。本发明适用于地下室最低排水点高度高于园区排水管网高度的情况,能够有效防止发生排水倒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给水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宇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中规定,建筑物室内地面低于室外地面时,应设置污水集水池、污水泵或成品污水提升装置。
对于设置污水集水池、污水泵的排水系统,集水池应具有一定体积,满足排水泵至少5min的出水量,还应满足水泵设置、水位控制器、格栅等安装、检查要求,并需在池底设置冲洗管以及配置超警戒水位报警装置。从以上设计要求中可以知道,采用集水池、污水泵的方式作为地下室排水必然占用巨大的空间,污水在池内处于静止状态,且停留时间较长,容易造成污物沉积,堵塞管路。在排水可靠性方面,现有重力排水系统如应用在地下室排水,其可靠性差,原因是即使地下室与室外检查井井底的高差可以满足排水重力自流至室外检查井,但如遇暴雨、室外管网下游堵塞等情况,室外检查井内雨污水的水位较高,存在顺地下室排水管线倒灌至室内的风险。因此,在现行的技术体系中,直接采用重力排水系统排除地下室污废水的方法并不被使用。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倒灌的楼宇排水系统。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楼宇排水系统,用以解决现有重力排水系统应用在楼宇系统的地下室排水,无法防止发生倒灌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楼宇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止回系统,排水止回系统设置于地下室排水干管上。
进一步地,楼宇排水系统还包括立管、地面支管、地下室支管和地下室排水干管;地面支管设置于地面以上各楼层中,地下室支管和地下室排水干管设置于地下室中,地面支管和地下室支管均与本层的排水器具连接;地面支管和地下室支管与立管连通,所有支管接入立管后,立管的出水口与地下室排水干管的进水口连接,地下室排水干管的出水口与排水止回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立管设置于排水止回系统下游的安全距离处。
进一步地,安全距离大于1.5m。
进一步地,止回阀外管上方的阀井内设置潜污泵。
进一步地,潜污泵的扬程大于下游管线在检查井接口标高到地面标高的距离H。
进一步地,最底层的用水器具排水接入横干管处,距离立管位置不小于600mm。
进一步地,止回排水系统下游接入检查井处的管底高度至少高于检查井的井底标高300mm。
进一步地,排水止回系统包括止回阀和止回阀外管;止回阀设于止回阀外管内,将止回阀外管分隔成上游空腔和下游空腔,止回阀能够在上游水流的冲击或外力控制下打开,使上游空腔与下游空腔连通,且止回阀能够在自身重力或外力控制下闭合,使上游空腔与下游空腔密闭分隔开。
进一步地,潜污泵通过管路将雍水排至排水止回系统的下游接口处;或者,潜污泵通过单独敷设的管线将雍水直接排至最近的检查井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43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商场货架的自动清洁装置
- 下一篇:信息反馈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