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膜印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54835.7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9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任建成;周纪稥 | 申请(专利权)人: | 菱铁(厦门)机械有限公司;众菱(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7/00 | 分类号: | B41F17/00;B41F13/02;B41F13/60;B41F19/00;B41F23/00;B41F23/04;B41F33/00 |
代理公司: | 泉州企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64 | 代理人: | 许寿宁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印刷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膜印刷系统,包括沿薄膜行进方向依次布置的放料装置、印刷装置和收料装置;放料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转动连接有缠绕有薄膜的第一放料辊、对薄膜正面进行除尘的第一清洁组件、对薄膜正面和背面进行除尘的第二清洁组件,所述第一清洁组件包括一通过升降机构驱动的第一除尘辊,第一除尘辊在重力和/或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始终与缠绕在第一放料辊上最外圈薄膜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二清洁组件包括至少一根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第二除尘辊;印制装置包括印刷台、固定连接在印刷台上并对从印刷台上通过的薄膜进行印刷作业的印刷机。本装置对薄膜的输送稳定,印刷位置精准、良品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薄膜印刷系统。
背景技术
薄膜是一种薄而软的透明薄片。用塑料、胶粘剂、橡胶或其他材料制成。薄膜科学上的解释为: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沉积在基片表面形成的二维材料。例:光学薄膜、复合薄膜、超导薄膜、聚酯薄膜、尼龙薄膜、塑料薄膜等等。薄膜被广泛用于电子电器,机械,印刷等行业。
通常薄膜作为包装用材使用时,其表面需要印刷上各种符合客户需求的图案文字等。薄膜从放料辊上输出,经过印刷后再用一收料辊将印有图案的薄膜缠绕收卷,留待后续使用。在薄膜从放料辊至收料辊这一过程中,薄膜的输送、薄膜的清洁、薄膜的精准输送都有相应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会因为薄膜表面粘附有杂质导致图案漏印或错印,会因为薄膜在输送过程中发生偏移而导致图案印刷位置的不准确,会因为薄膜在输送过程用于设备之间存在刮擦导致薄膜表面留有刮痕等各种问题,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够最大程度避免上述干扰,确保印刷准确、印刷质量好的薄膜印刷系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输送精准、印刷质量好的薄膜印刷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膜印刷系统,包括沿薄膜行进方向依次布置的放料装置、印刷装置和收料装置;
放料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转动连接有缠绕有薄膜的第一放料辊、对薄膜正面进行除尘的第一清洁组件、对薄膜正面和背面进行除尘的第二清洁组件,所述第一清洁组件包括一通过升降机构驱动的第一除尘辊,第一除尘辊在重力和/或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始终与缠绕在第一放料辊上最外圈薄膜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二清洁组件包括至少一根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第二除尘辊;
印制装置包括印刷台、固定连接在印刷台上并对从印刷台上通过的薄膜进行印刷作业的印刷机;
收料装置包括机台,机台上具有一沿薄膜宽度方向做往复移动的移动平台,移动平台上转动连接有带动力的收料辊,移动平台设置有用于测量薄膜偏移位移的检测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清洁组件还包括一对第一除尘辊表面进行除尘的第一清洁辊,第一清洁辊上缠绕有可撕式粘纸;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导轨、第一气缸和通过第一气缸驱动沿导轨移动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有两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具有让第一除尘辊端部插入的支撑孔,支撑孔的内径大于第一除尘辊端部外径,支撑板上具有U形第一支撑槽,所述第一清洁辊的端部可滑动并转动的放置在第一支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放料装置与印刷装置之间、印刷装置与收料装置之间均设置有一防晃箱,所述防晃箱内设置有两块相平行并沿防晃箱长度方向布置的挡板,两块挡板通过一驱动机构沿防晃箱宽度方向做相向或反向往复移动;所述防晃箱内底部设置有对从两块挡板之间通过的薄膜产生负压吸力的负压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防晃箱内临近薄膜远离防晃箱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安装检测传感器的安装座。
进一步的,所述机台上设置有布置在移动平台周侧的烘干箱,薄膜经印刷机印刷后进入烘干箱烘干再缠绕在收料辊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菱铁(厦门)机械有限公司;众菱(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菱铁(厦门)机械有限公司;众菱(厦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48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