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替送风隧道式冷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4982.4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2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黄东;乔琳;位兴华;赵日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D13/06 | 分类号: | F25D13/06;F25D17/06;F25D25/04;F25D29/00;B65G4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替 送风 隧道 冷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替送风隧道式冷冻装置,包括内设的冷冻隧道及可变速环绕型输送带,所述冷冻隧道内输送带上下侧均设有冷空气送风道、送风风扇及送风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送风口中,上侧为拱形下射流送风狭缝,下侧为上吹浮送风孔板,同时上下风口位置沿输送方向前后错开,避免气流对冲现象,实现上下交替送风,同步冷冻。该交替送风隧道式冷冻装置结构合理、冷冻效率高、保证了物料冷冻品质的同时降低设备能耗,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冻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针对水产品速冻的交替送风隧道式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水产品的冷冻设备一般分为柜式和隧道式,其中隧道式冷冻装置属于流水化生产设备,适于大批量冷冻水产品的生产,应用广泛。隧道式冷冻装置主要构成部分有低温换热器、风道系统、物料输送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及保温壁面。其工作方式通常依靠隧道顶部的风扇,吹出已经换热器降温的冷空气,与输送带上的水产品进行对流换热,使水产品实现快速冷冻的过程。
专利CN204648797U提出了一种智能调速的速冻式隧道传送带冷冻装置,内部安装有测温装置及变频调速装置;专利CN109405398A提出了一种采用强制冷双侧配风的隧道式双输送带速冻机,使用双输送带,中部设离心风机与网带上的食品进行快速的冷热交换;专利CN03823210.3C提出了一种气流增强的隧道式冷冻设备,提供一种用于冷冻设备的冲击罩,将射流出的冷冻剂通过冲击板引导至输送带的食品上。
所存在的问题是:现有隧道式冷冻设备仅有输送带上部单侧送风,导致食品上下面换热不均匀,容易出现局部过冷冻和欠冷冻问题,这种方式气流循环利用率低,与食品之间的对流换热系数低,影响速冻效果和食品品质。并且现有隧道式冷冻设备未设回风道,冷空气与物料换热后直接散至环境中,造成了部分冷量的浪费。此外,现有隧道式冷冻设备为保证水产品质量,单一的送风模式,即高流速、低温度,也会导致能耗的增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单侧送风导致的物料局部过冷冻和欠冷冻问题,以及单一送风模式导致的设备能耗过高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替送风隧道式冷冻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交替送风隧道式冷冻装置,包括内设的冷冻隧道,所述冷冻隧道内安装有速度可调的环绕型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两端分别为物料入口及出口,且输送带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与变冷量调节系统相连;所述冷冻隧道内输送带上下侧均设有冷空气送风道、送风风扇及送风口,在所述送风口中,上侧为下射流送风狭缝,下侧为上吹浮送风孔板,同时上下风口位置沿输送方向前后错开,避免气流对冲现象,实现上下交替送风,同步冷冻。
所述输送带选用网状带,所述输送带的上下带之间安装有机械震动装置,其为三棱柱状,以10-20cm的间距散落分布在输送带的上带下侧,启动时可连续转动,使上带不断震动,可设置震动频率及开启时长,使得物料换热更加均匀同时避免粘连。
所述冷冻隧道的上、下端各设置有回风道,通过回风道进入换热器前段,形成闭式循环,达到降低能耗的效果。
所述隧道式冷冻装置设有变冷量调节系统,在所述传送带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基于物料的上下体表温度,控制风扇转速大小及换热器表面温度,从而控制下射流、上吹浮的送风参数,包括送风温度及流速,即在入口段提高冷冻速度,降低蒸发温度,增大风机转速,使物料快速通过冰晶带,从而保证物料品质;中间及出口段所需冷量降低,可提高蒸发温度,降低风机转速,从而减少冷气的浪费,同时降低设备能耗,进一步减少速冻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49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