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钒渣碱浸液除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5065.8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0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彪;杜浩;王少娜;王新东;李兰杰;王海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B34/22 | 分类号: | C22B34/22;C22B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钒渣碱 浸液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钒渣碱浸液除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钒渣碱浸液和钒泥混合进行除杂,之后经固液分离,得到除杂液和尾渣;其中,除杂液经结晶和煅烧得到纯度>99.5%的五氧化二钒。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利用钒泥中的铝基除杂剂及钒泥中聚丙稀铣胺间的协同强化作用,强化碱浸溶液中的脱硅除杂效果,获得低硅含量的纯净溶液,为高纯钒产品的制备提供有力条件。可以实现对浸出液中杂质的脱除,解决了钒泥的堆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化分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钒渣碱浸液除杂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钒具有优异的强度、延展性、耐热性,能够显著改善钢的性能,是生产高强钢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广泛应用于钢铁、化工、航空航天、军工、电子技术、原子能等重要领域,被称为“现代工业的味精”。此外,随着资源、能源及环境压力的逐步增大,钒的应用已渗透到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包括催化剂、电池、储氢材料、发光材料、颜料等。
钒渣钠化焙烧提钒是国内外钒生产所采用的主流提钒工艺,钒渣经过钠化焙烧、浸出、溶液净化、沉钒及煅烧等主要工序制得片状或粉状五氧化二钒。其中,钒渣焙烧熟料浸出过程中,硅、磷等可溶性杂质随着钒酸钠的溶解而进入到浸出钒液中。在碱性条件下,浸出钒液中部分杂质离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胶体悬浮物,形成具有双电子层结构的粒子团分散在溶液中,这些粒子团很难聚集沉降,悬浮于浸出钒液中形成一种高杂质悬浊液。若不进行溶液净化除杂,直接进行沉钒、煅烧,对半成品钒酸铵以及后续其它钒产品的质量影响较大,因此钒液净化尤为重要。
CN101709377A公开了一种含钒浸出液净化除杂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浸取含钒物料,得到含钒浸出液;根据含钒浸出液中磷含量和硅含量来分别确定硫酸镁加入量和明矾加入量;将含钒浸出液加热至一定温度,在搅拌条件下,先加入一部分明矾,经过第一段时间后,再加入硫酸镁,经过第二段时间后,再加入剩余的明矾,反应一定时间后静置沉淀;将反应后的溶液沉降一定时间后将清液送至沉淀后续工序,底流送板框压滤。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将含钒溶液中硅、磷含量控制在较低值以下,并且减少了钒的损失,大大提高了净化收率。
CN101709376A公开了一种碱性钒浸出液的净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沉钒废水蒸发冷凝水与部分酸性沉钒废水混合,得到混合浸出水;用混合浸出水浸出氧化钠化焙烧熟料,得到碱性钒浸出液;将硝酸镁添加到碱性浸出液中,搅拌均匀并静置沉降,得到净化清液;利用铵盐法对净化清液进行沉钒,得到钒制品以及酸性沉钒废水,该酸性沉钒废水部分被回用到所述混合步骤。其操作简单、净化剂易得、净化效果好、钒的损失小、方便钠盐回收利用、综合效果好,并且易于实现。
目前,现有技术主要采用钙化除杂法,通过在碱浸液中加入氧化钙生成硅酸钙以除去溶液中的硅杂质,此方法虽能有效去除钒液中的硅,但硅酸钙会增大溶液的黏度,使得过滤效率降低,另一方面,过量的氧化钙会与溶液中的钒反应生成钒酸钙沉淀,造成溶液中的钒含量降低。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钒渣碱浸液除杂的方法,实现了钒渣碱浸液中硅元素的高效分离,也解决了钒泥的堆积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钒渣碱浸液除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钒渣碱浸液和钒泥混合进行除杂,之后经固液分离,得到除杂液和尾渣;
其中,除杂液经结晶和煅烧得到纯度>99.5%的五氧化二钒。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实现对浸出液中杂质的脱除,解决了钒泥的堆积问题。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钒泥包括钒渣钠化焙烧提钒工艺中在钒浸出液中加入铝盐净化除杂后得到的钒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50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