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热再利用的RTO燃烧炉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5210.2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0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庆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铨宏热能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3G5/02;F23G5/46;F23J15/06;F23J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利用 rto 燃烧 | ||
1.一种废热再利用的RTO燃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烧室(1),所述燃烧室(1)内设置有使用蓄热材料制成的蓄热腔(11)和用于提升所述蓄热腔(11)内的初始温度以点燃废气的燃烧器(12);
预热室(2),所述预热室(2)与燃烧室(1)相通,所述预热室(2)与所述燃烧室(1)之间设置有透气分隔板(21),所述透气隔板上贯穿开设有用于所述燃烧室(1)和所述预热室(2)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透气孔;
废气管道(3),所述废气管道(3)用于传输收集到的有机废气,所述废气管道(3)与所述燃烧室(1)连通以向所述燃烧室(1)供给可燃性气体,所述废气管道(3)的中间段穿设过所述预热室(2),所述废气管道(3)位于所述预热室(2)内的管道段为导热性良好的预热管道(31);
热交换室(4),所述热交换室(4)内设置有与所述预热室(2)相连通以排出燃烧后废气的排废管道(5),所述热交换室(4)内填充有吸收所述排废管道(5)内废气热量的冷却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热再利用的RTO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管道(31)呈“S”形排布在所述预热室(2)内形成换热面积较大的换热管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热再利用的RTO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分隔板(21)为百叶窗式的分隔结构,所述预热管道(31)的侧壁上固定有若干导热性良好的吸热翅片(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热再利用的RTO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室(4)包括油冷腔(41)和水冷腔(42),所述油冷腔(41)和所述水冷腔(42)中的所述冷却液分别为冷却油和冷却水,所述排废管道(5)依次穿过所述油冷腔(41)和所述水冷腔(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废热再利用的RTO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废管道(5)位于所述油冷腔(41)和所述水冷腔(42)中的管道段呈螺旋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废热再利用的RTO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腔(42)和所述油冷腔(41)之间通过设置导热性良好的换热金属板(43)分隔,所述换热金属板(43)的两侧侧壁分别与冷却水和冷却油直接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废热再利用的RTO燃烧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室(6),所述排废管道(5)远离所述预热室(2)的一端穿出所述热交换室(4)并与所述过滤室(6)相连通,所述过滤室(6)内设置有用于吸附燃烧后废气中残留的有害气体的活性炭吸附层(61),所述过滤室(6)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层(61)远离所述排废管道(5)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排出废气的排气口(6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废热再利用的RTO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室(2)和所述燃烧室(1)的外侧以及所述预热管道(31)与所述燃烧室(1)之间的所述废气管道(3)的管道外壁上均包覆有保温层(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热再利用的RTO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腔(11)由蜂窝陶瓷砖堆砌成的蜂窝陶瓷砖墙体(13)围成,所述蜂窝陶瓷砖的网孔沿所述燃烧室(1)内有机废气的运动方向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铨宏热能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铨宏热能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521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