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设计非常规储层体积压裂与布井方案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55818.5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3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凤霞;苏建政;宋丽阳;牛骏;张汝生;刘长印;郑惠光;王纪伟;李小龙;周彤;汪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4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张文娟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设计 常规 体积 方案 方法 系统 | ||
1.一种一体化设计非常规储层体积压裂与布井方案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一,收集目标区块的资料,以收集到的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来锚定所述目标区块的多个甜点区;
步骤二,建立油藏数值模型,对目标区块的各个甜点区进行一次布井设计;
步骤三,基于所收集到的资料分析各个甜点区的储层性质,根据各个甜点区的储层性质为每口井设计压裂优化方案,并按照压裂优化方案进行模拟压裂来确定各甜点区的缝网形态以及裂缝特征;
步骤四,根据模拟压裂后的缝网形态和裂缝特征,以各甜点区的一次布井为原点,结合对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的评估,进行逐级差异化布井,形成初步的布井设计方案和压裂优化方案;
所述步骤二中包括:基于建立的油藏数值模型,以预设的缝网形态参数作为因素进行布井方案的设计模拟和产能预测,通过正交方案选定多个缝网形态,计算不同缝网形态下的各单井产能和目标区块整体采收率,选取使产能达到最高的布井与压裂方案组合作为最优布井位置与压裂方案组合;所述缝网形态参数包括:缝网的长度、宽度和裂缝条数、分支数;
该方法还包括:
在对目标区块完成布井后,模拟计算各单井产能和目标区块整体采收率,并基于模拟结果调节布井位置形成新的布井设计方案和对应的压裂优化方案;
对比调整后的各布井设计方案的目标区块整体采收率,选取最优方案作为更新后的布井设计方案和压裂优化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在前期模拟研究基础上,依据更新后的布井设计方案选取n个最优甜点位置布n口井,以相应的压裂设计方案为依据开展压裂施工,对布井压裂效果进行评估;
以施工数据、布井压裂效果和产能预测为基础调整施工方案,逐级开展大规模布井压裂施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为每口井设计压裂优化方案的步骤中,包括压裂材料的优选、簇间距、段间距和泵注程序的优化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裂缝特征包括压裂后裂缝干扰特征和应力场特征。
5.一种一体化设计非常规储层体积压裂与布井方案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甜点锚定模块,其收集目标区块的资料,以收集到的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来锚定所述目标区块的多个甜点区;
一次布井模块,其建立油藏数值模型,对目标区块的各个甜点区进行一次布井设计;所述一次布井模块配置为:
基于建立的油藏数值模型,以预设的缝网形态参数作为因素进行布井方案的设计模拟和产能预测,通过正交方案选定多个缝网形态,计算不同缝网形态下的各单井产能和目标区块整体采收率,选取使产能达到最高的布井与压裂方案组合作为最优布井位置与压裂方案组合;所述缝网形态参数包括:缝网的长度、宽度和裂缝条数、分支数;
压裂优化设计模块,其基于所收集到的资料分析各个甜点区的储层性质,根据各个甜点区的储层性质为每口井设计压裂优化方案,并按照压裂优化方案进行模拟压裂来确定各甜点区的缝网形态以及裂缝特征;
布井优化设计模块,其根据模拟压裂后的缝网形态和裂缝特征,以各甜点区的一次布井为原点,结合对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的评估,进行逐级差异化布井,形成初步的布井设计方案和压裂优化方案;
该系统还包括:
产能评估及方案调整模块,其在对目标区块完成布井后,模拟计算各单井产能和目标区块整体采收率,并基于模拟结果调节布井位置形成新的布井设计方案和对应的压裂优化方案;对比调整后的各布井设计方案的目标区块整体采收率,选取最优方案作为更新后的布井设计方案和压裂优化方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能评估及方案调整模块还执行如下步骤:
在前期模拟研究基础上,对一次布井及压裂施工后的压裂效果进行评估;以施工数据、布井压裂效果和产能预测为基础调整施工方案。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裂优化设计模块,其在为每口井设计压裂优化方案时,执行包括压裂材料的优选、簇间距、段间距和泵注程序的优化设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裂缝特征包括压裂后裂缝干扰特征和应力场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581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