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化采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56417.1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4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姜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6/04 | 分类号: | A01D46/04;B07B1/28;B07B1/55;B65B1/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周欣 |
地址: | 325035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采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茶叶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自动化采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两端开口,箱体内设置有采摘机构,箱体的一端连通有收集袋,收集袋底部设置有夹层,箱体内还设置有充气机构,充气机构与所述夹层连通。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采茶机采茶时,收集袋移动不顺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自动化采茶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是茶叶的主要原产地,是世界上茶叶种植、消费、出口最大的国家之一。茶叶的采摘属于劳动密集型作业。
茶叶采摘的方法有:手摘法、刀割法和机采法三种。手摘法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古老方法,特别适合制作高档茶。这种采摘方法,它的最大优点是标准划一且容易掌握;缺点是费工,成本高,难以做到及时采摘,在普通茶的采摘中应用较少。
普通茶叶的采摘多采用机采法来采摘,机采法则是利用采茶机来采摘,其中,手持式采茶机运用较为广泛。现有的手持式的采茶机一般是人工手持箱体前进,通过切刀切割茶叶,切割后的茶叶收集到收集袋内。收集袋连接在箱体尾部,采摘过程中收集袋随着箱体移动。随着茶叶数量的增多,收集袋与茶树枝桠之间的摩擦力变大,收集袋移动不顺畅,且容易造成收集袋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自动化采茶装置,以解决现有采茶机采茶时,收集袋移动不顺畅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自动化采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两端开口,箱体内设置有采摘机构,箱体的一端连通有收集袋,收集袋底部设置有夹层,箱体内还设置有充气机构,充气机构与所述夹层连通。
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箱体用于安装采摘机构、充气机构等部件,采摘机构用于采摘茶叶,收集袋用于收集采摘下来的茶叶。充气机构用于给夹层内充气,通过往收集袋的夹层内充气,从而在收集袋底部形成一个气垫,给收集袋内的茶叶一个向上托举的作用力,从而减小茶叶对茶树桠枝的压紧力,使得收集袋能够更加顺畅的移动。此外,由于夹层内充满了气体,收集袋的底部则具备一定厚度和形变空间,能够缓冲收集袋受到的摩擦力,避免收集袋磨损。
进一步,采摘机构包括切刀,切刀设置在箱体内底部,切刀连接有振动电机,振动电机用于驱动切刀轴向振动,箱体位于切刀远离收集袋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供茶叶穿过的条形孔,条形孔远离切刀的一端开口,条形孔与切刀垂直。
有益效果:振动电机用于带动切刀沿其轴向振动,使用时人工手持箱体向前移动,茶叶从条形孔内穿入箱体内,并沿着条形孔移动至切刀处,振动的切刀对茶叶进行切割,由此实现茶叶的采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充气机构包括内筒和外筒,外筒套设在内筒上,外筒与内筒转动连接,内筒连通有气泵,内筒还连接有电机,内筒上开设有出气孔,外筒上开设有若干切刀出气孔,切刀出气孔间歇与所述出气孔对齐,切刀出气孔朝向切刀设置,切刀上设置有若干筛孔。
有益效果:切刀上设置筛孔,茶叶内夹杂的碎屑能够通过切刀的振动从筛孔掉落,实现茶叶的筛分。气泵用于给内筒内充气,电机用于带动内筒转动,内筒上的出气孔用于排出内筒内的气体;内筒转动至出气孔与外筒上的切刀出气孔对齐时,内筒的气体即可通过出气孔和切刀出气孔喷出至切刀上,由此稍加分散切刀上茶叶,便于碎屑从筛孔掉落。采用内筒和外筒的结构,出气孔和切刀出气孔未对齐时,气体能够在内筒内聚集,内筒内气压逐渐增大;当出气孔与切刀出气孔连通时,内筒快速泄压,气体能够快速的喷出,由此实现气体的增加,增压的气体喷到切刀上,茶叶的分散效果更好。
进一步,外筒上还开设有间歇与出气孔对齐的充气孔,充气孔连通有可与所述夹层连通的导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64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勾组件及医用照明扩张器
- 下一篇:一种制备混凝土的碳纳米管分散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