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板撑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56665.6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8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明;张全胜;王冰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冰璇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81 上海市虹口***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支撑 结构 | ||
1.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组合板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板撑支撑结构,由现浇混凝土支撑和预制的组合板撑组成,所述的组合板撑位于整体支撑结构的直段部位,包含至少两个预制的板撑组件,所述的板撑组件为单个的预制混凝土板件,所述的板撑组件设置为外部规则齐整的长方体,无外部预埋件和无板件平面外凸出体,在吊装运输储放过程中可以面与面贴合,无空间浪费,具有不易破坏性和方便运输性和方便堆放性,所述的板撑组件设置为可安装可拆卸可重复利用,所述板撑组件的不易破坏性和方便运输性和方便堆放性,能使板撑组件多次重复利用;
所述的板撑组件为平置板撑组件或立置板撑组件;
所述的组合板撑支撑结构,现浇混凝土支撑为支撑结构的节点部分,所述的板撑组件设置有内部预留孔洞,与现浇混凝土连接处的端部设置为企口,所述的板撑组件由整合棒与现浇混凝土支撑连接成整体,所述的整合棒置于所述的板撑组件的内部预留孔洞内,外露部分浇筑在现浇混凝土支撑内,所述的整合棒可重复使用;
所述的组合板撑支撑结构,现浇部分设置为后现浇施工模式,所述的后现浇为先安装板撑组件再浇筑节点混凝土,所述的整合棒外包隔离层浇筑在现浇混凝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板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撑组件为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制作时平置预制,平置预制可以降低模具成本,且可以提高板撑组件的混凝土浇筑质量,所述的平置是指板撑组件预制或组装放置时最短的棱边与竖直方向平行,所述的立置为板撑组件组装放置时最短的棱边和最长的棱边与水平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板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板撑由整合件将平置板撑组件和立置板撑组件组合成整体,所述的平置板撑组件或立置板撑组件内部预留凹槽,整合件置入所述的内部预留凹槽内完成组合功能,防止板撑组件的相对滑移,提供水平抗剪的结构功能,所述的整合件可安装可拆卸可重复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板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置板撑组件或立置板撑组件的接触面设置为具有凸齿和凹口的凸凹齿面,凸凹齿面啮合后可防止板撑组件的相对滑移,依靠凸凹齿面的咬合摩擦力提供水平抗剪的结构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板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板撑支撑结构,在组合板撑组装时可沿支撑轴向施加预加力,在组合板撑的端部一侧的预留空间设置支撑架,千斤顶施加预加力后,以楔紧体楔入支撑架与组合板撑的间隙内,所述的支撑架留置于现浇支撑内,所述的楔紧体为楔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板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撑组件,在完成基坑支护功能后,还能临时或永久性用于围墙,或永久性用于场地道路铺设和道沿石,或永久性用于建筑物内外墙,或永久性用于组装的水槽作为水沟使用,或永久性用于基坑支护的坑底平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板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板撑支撑结构的围檩采用组合围檩,所述的组合围檩由一对平置板撑组件和一对立置板撑组件组成,平置板撑组件分别设置为组合围檩的上下两面,立置板撑组件分别设置为组合围檩内外两侧,所述的平置板撑组件和所述的立置板撑组件通过整合棒组成断面为矩形的组合围檩,组合围檩中空,所述的平置板撑组件和立置板撑组件内部预留孔洞,所述的整合棒设置在所述的预留孔洞内,将平置板撑组件和立置板撑组件整合成整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板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板撑支撑结构的冠梁采用组合冠梁,所述的组合冠梁,由两个立置板撑组件和所述立置板撑组件之间的现浇混凝土组成,两个立置板撑组件分别设置于组合冠梁的内外两侧,所述的立置板撑组件内部预留孔洞,整合棒设置在所述的预留孔洞内,所述的整合棒固定所述的立置板撑组件,将立置板撑组件和现浇混凝土连为一体,阻止现浇混凝土和立置板撑组件的相对滑移,并提供组合冠梁的整体抗剪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冰璇,未经王冰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666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