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热线圈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7242.6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4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邵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超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6 | 分类号: | H05B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丁燕华 |
地址: | 21312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 线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热线圈板,所述发热线圈板为层状复合结构,从上之下依次设有上封装层、第一柔性膜层、线路板层、第二柔性膜层和下封装层,且层与层之间均采用改性导热胶进行粘结。本发明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上下均采用铝板作为防护层,不仅有效防止电发热层发生锈蚀问题,同时也有利于热传导作用,此外,本发明采用改性导热胶,其中添加了纳米氧化硅和氧化石墨烯,不仅增强了其自身的耐热耐老化以及绝缘性能,同时提高了导热胶的导热性能,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发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热线圈板,属于空调加热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空调的加热设备中的发热线圈由于长时间处于高温湿热状态,因此,其中的发热线圈极容易发生老化、易锈蚀问题,属于易耗品。且现有的发热线圈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发热效率随着线圈状态波动较大,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此外,发热线老化后,极容易发生短路、漏电等问题,造成空调设备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热线圈板,结构简单,空间占用率小,同时提高发热线圈耐老化性和耐锈蚀性,保证线圈状态的稳定性。
本发明中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发热线圈板,所述发热线圈板为层状复合结构,从上之下依次设有上封装层、第一柔性膜层、线路板层、第二柔性膜层和下封装层,且层与层之间均采用改性导热胶进行粘结。
优选地,所述上封装层和下封装层均为铝板,所述铝板的厚度为0.5-3mm。
优选地,所述第一柔性膜层和第二柔性膜层均为聚酰亚胺膜,所述聚酰亚胺膜的膜层厚度为0.025-0.05mm。
优选地,所述线路板层为铁铬铝电热合金,所述铁铬铝电热合金的厚度为0.018-0.105mm。
优选地,所述线路板层为铁铬铝电热合金,所述铁铬铝电热合金的厚度为0.035mm。
优选地,所述改性导热胶为热固性改性环氧树脂。
优选地,所述热固性改性环氧树脂的原料组分,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
二苯基硅二醇 240-300份、
环氧树脂 80-100份
偶联剂 2-8份
催化剂 1-5份
纳米氧化硅 20-35份
氧化石墨烯 15-30份。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辛酸亚锡、四乙基铅、二甲基锌或环烷酸钴。
优选地,所述偶联剂为KH-550、KH-560或者KH-570。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热线圈板,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空间占用率小,上下均采用铝板作为防护层,不仅有效防止电发热层发生锈蚀问题,同时也有利于热传导作用,此外,本发明采用改性导热胶,其中添加了纳米氧化硅和氧化石墨烯,不仅增强了其自身的耐热耐老化以及绝缘性能,同时提高了导热胶的导热性能,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发热效率,保证了线圈状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图。
图中:上封装层1、第一柔性膜层2、线路板层3、第二柔性膜层4、下封装层5、改性导热胶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超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超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72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