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混组合连续梁与盖梁的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7291.X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3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吉英;马森;张大伟;陈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E01D2/02;E01D101/26;E01D101/3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孙奇 |
地址: | 11016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连续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混组合连续梁与盖梁的连接结构,包括盖梁,盖梁由若干个纵向平行设置的工字型钢结构预埋件和横向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横梁连接组成,钢结构预埋件两侧的翼缘和腹板之间均垂直安装有两个连接板,连接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剪力钉,两个连接板之间的钢结构预埋件腹板上开设有通槽,钢筋混凝土横梁贯穿填充于通槽内;钢结构预埋件的端部连接有钢混组合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盖梁同时具有桥梁中支点横梁以及桥墩盖梁二者的功能,并且可以在工厂内实现盖梁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横梁贯穿通槽内能够有效的提高盖梁的结构连接强度,钢结构预埋件与钢混组合梁之间便于拆装,减少现场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盖梁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混组合连续梁与盖梁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桥梁施工是指建造桥梁的过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桥墩上端设置盖梁和桥梁中支点横梁等桥梁结构,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盖梁多采用现浇施工方案,不仅需要现场搭设支架、架立模板,还需要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以及养生等工序,不仅工期较长,而且质量控制的稳定性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钢混组合连续梁与盖梁的连接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混组合连续梁与盖梁的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一种钢混组合连续梁与盖梁的连接结构,包括盖梁,所述盖梁包括若干个纵向平行设置的工字型钢结构预埋件,所述钢结构预埋件两侧的翼缘和腹板之间均垂直安装有两个连接板,连接板与钢结构预埋件之间焊接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的钢结构预埋件腹板上开设有通槽,所述连接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剪力钉,若干个纵向平行设置的所述钢结构预埋件之间通过横向的钢筋混凝土横梁连接,所述钢筋混凝土横梁贯穿填充于通槽内;
所述钢结构预埋件的端部连接有钢混组合梁,钢混组合梁与钢结构预埋件的尺寸材质相同;所述钢混组合梁与钢结构预埋件的上下翼缘之间通过第一拼接板和高强螺栓连接,高强螺栓穿过翼缘与翼缘上下表面的第一拼接板,实现连接;所述钢混组合梁与钢结构预埋件的腹板之间通过第二拼接板和高强螺栓连接,高强螺栓穿过腹板和腹板内外表面的第二拼接板,实现连接;所述盖梁和钢混组合梁的上端设置有现浇桥面板;所述盖梁的下端通过支座与桥墩墩柱上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两排垂直的剪力钉,两排剪力钉能够提高对钢混组合梁的剪力承受能力。
优选的,所述盖梁与钢混组合梁布置角度为70度-90度之间,使盖梁与钢混组合梁之间便于安装,以及安装后连接结构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盖梁由若干个纵向平行设置的工字型钢结构预埋件和横向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横梁连接组成,使盖梁同时具有桥梁中支点横梁以及桥墩盖梁二者的功能,并且可以在工厂内实现盖梁的预制,实现工厂标准化生产,保证盖梁的质量;
通过钢结构预埋件两侧的翼缘和腹板之间均垂直安装有两个连接板,连接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剪力钉,两个连接板之间的钢结构预埋件腹板上开设有通槽,钢筋混凝土横梁贯穿填充于通槽内;剪力钉能够有效承担钢混组合梁的剪力,而钢筋混凝土横梁贯穿通槽内能够有效的提高盖梁的结构连接强度,提高盖梁的结构稳定性;
通过钢结构预埋件的端部连接有钢混组合梁,钢混组合梁与钢结构预埋件的上下翼缘之间通过第一拼接板和高强螺栓连接;钢混组合梁与钢结构预埋件的腹板之间通过第二拼接板和高强螺栓连接;便于钢结构预埋件与钢混组合梁之间的拆装,减少现场工作量;
总体而言,本发明能够减少结构主要构件数量、节省建筑材料、提高工厂标准化制造比例、降低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工期、减少现场钢结构焊接连接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A-A处结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72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岩土储能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液态防渗渠施工材料及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