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老化标校系统、智能老化柜及智能老化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8611.3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9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祝国源;邹付军;陆亚青;张海庆;纪亚强;康安辉;潘黎明;黄小明;杨学保;薛琴;陈继学;王璐;陈向飞;武福生;卢辉;许海翔;范俊杰;夏友益;赵宇;谢峰;朱凌锋;杨钟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8B5/36;H04L29/06;H04L29/08;H05K7/14 |
代理公司: | 常州品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1 | 代理人: | 张岳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老化 系统 智能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自动老化标校系统、智能老化柜及智能老化车,包括服务器、上位机、手机用户端、供排气控制箱、智能老化车系统及智能老化柜系统,采用平台化设计,实现了气体传感器生产的全自动化,可以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自动运行;实现了数据的自动保存,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数据以电子表格的形式呈现,完全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在科研阶段进行的少量气体传感器测试摸底的要求,方便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总结;通气过程完全采用自动化控制,避免了测试人员接触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保证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安全;老化车、老化柜、供排气控制箱采用有线或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保证了整个生产场地的整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用气体传感器自动老化标校系统,以及用于该自动老化标校系统的智能老化柜及智能老化车。
背景技术:
煤矿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等气体类传感器(以下统称气体传感器)进行标校、调试。由于产品使用场合的受限,目前市场上能够看到的相关产品较少,无法实现气体传感器的部分功能的自动测试,有多个测试环节需要人为干预。大多数都是基于单片机实现运算标校过程,处理速度受限,不能实现快速、批量性生产,数据无法实现共享,不能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及分析。
现有的相关标校系统具有如下缺点:
(1)一般能够标校、测试产品的数量比较少,且不能同时进行多台气体传感器标定、测试,效率比较低;
(2)标校参数需通过红外方式给定,在标定、测试过程中需要人为干预,控制检测不能实现闭环;
(3)一般为单机工作,无法用于批量性生产,数据不能系统化联网处理;
(4)最终测试结果无法自动保存;
(5)测试流程固定,对于不同参数要求的气体传感器无法实现快速配置切换;
(6)标校使用的气体大多为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对使用后的尾气未进行排放处理,人体易受到伤害。
(7)气体传感器的老化、标定、测试过程中需要人为参与的环节较多,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矿用气体传感器自动老化标校系统,以及用于该自动老化标校系统的智能老化柜及智能老化车,采用全新的气体传感器老化监控、气体标校、功能测试验证解决方案,不仅可用于对各种气体传感器的开发研究,而且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本发明解决了气体传感器传统人工标校方式中存在的易吸入有害有毒气体、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过程数据不能自动保存的问题,采用自动控制技术、自动检测技术、集中供气技术,设计了气体传感器自动标校系统,实现了气体传感器的批量自动标校验证、过程数据自动采集、自动保存,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气体传感器标校过程的无人值守,降低了人身受到有害有毒气体伤害的风险,提升了气体传感器的标校效率。
气体传感器在老化过程中若出现严重异常情况时,系统会主动向手机推送异常消息(前提是手机已安装APP),及时告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该功能主要用于在无人值守情况下,气体传感器在老化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及时提醒。
测试系统将测得的气体传感器相关数据通过相关设备上传至服务器保存,支持研发、质量管理等相关人员进行远程追溯查询、打印等一系列操作,便于质量追溯。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动老化标校系统,包括服务器、上位机、手机用户端、供排气控制箱、智能老化车系统及智能老化柜系统;
所述服务器用于存放智能老化柜、智能老化车测得的气体传感器的各项参数以及存放气体传感器的老化标校配置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86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体积变化原位测试装置
- 下一篇:固体物料热解气回收设备及回收方法